《為人權充電:電動車人權盡職評比報告》座談
104 臺北市中山區林森北路107巷10號 ( 濕地Venue 2F 三角洲)
國際特赦組織10月發布《為人權充電:電動車人權盡職評比(暫譯)》報告(Recharge for Rights: Ranking the Human Rights Due Diligence Reporting of Leading Electric Vehicle Makers),以全球 13 間主要電動車製造商為評比對象,以車用鋰電池主要使用的四種礦物鈷、銅、鋰、鎳為核心,分析電動車從原料開採、組件製造到產品銷售等供應鏈的人權與環境影響。
台灣於2022年公布2050年淨零排放路徑,達到2050淨零轉型與建構韌性的氣候調適規範是台灣的目標。而為汰除化石燃料,電動汽車與電池儲能產業鏈將擴大採礦、冶煉、加工和製造,在這過程中對人權與環境的影響,包含礦產開採造成的對居民與原住民的迫遷、健康、水資源權利的侵害,所有參與電動車與電池供應鏈的公司都有責任採取措施減輕供應鏈上的負面人權與環境影響風險。
邀請您與我們一同了解,在台灣的電動車與儲能產業在原物料使用與供應鏈治理上,如何落實人權盡職調查。
時間:11月4日(一)14:00–16:30
地點:濕地|Venue 2F三角洲(台北市中山區林森北路107巷10號 ,近捷運中山站2號出口)
語言:英語、中文,備中英逐步口譯
※ 由於場地有限,名額將優先保留給電動車與儲能產業、顧問業者、政府單位與媒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