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興亞難民兒童成為「失落的一代」

緬甸軍的殘暴行動下,羅興亞民族遭種族清洗,迫使超過70萬人逃往孟加拉,至今已逾兩年,但難民始終受困在擁擠不堪的難民營中,生活條件低落。國際特赦組織發布的最新報告《不知未來何去何從──滯留孟加拉的羅興亞難民》(“I don’t know what my future will be”: Rohingya refugees in Bangladesh)警告羅興亞族出現「失落的一代」,難民兒童被系統性地排除在孟加拉的教育體制之外,而難民營中的年輕人普遍對未來感到不確定、前途一片黑暗。

國際特赦組織呼籲孟加拉政府解除對難民人權的種種限制,也呼籲國際社會協助孟加拉政府,提出長期計畫,協助羅興亞人重回生活常軌。
 
「羅興亞人正面臨極大危機,孩童極有可能成為『失落的一代』。孟加拉政府拒絕接納無法回到緬甸的難民,更對他們設下重重限制,不讓孩子們受良好教育。即使是住在孟加拉幾十年的家庭,也不能把小孩送去學校,甚至不能任意搬到別的地方住。」
國際特赦組織南亞區域秘書長Biraj Patnaik說。
「許多訪談者都說,他們在臨時庇護所待了快兩年,雨季洪水及酷暑熱浪來襲的時候,完全沒有獲得任何保護措施。惡劣的生存環境成為每天必須面對的艱鉅挑戰,缺乏翻身機會與對未來的不確定感,更將他們推向懸崖邊緣。」
 
緬甸境內羅興亞人的處境已危在旦夕,國際特赦組織敦促孟加拉政府,除緊急安置外採取更進一步的措施,予難民長期的人權保障。
 
國際特赦組織研究員於2019年2月11日至24日期間,造訪孟加拉東南部的海港城市科克斯巴札爾(Cox’s Bazar),在9座難民營中訪談了97位民眾。
 
 
羅興亞兒童無學校可去
 
據估計,百萬羅興亞難民中近半數是未滿18歲的兒童及青少年。他們大部分是從2017年8月起數波攻擊羅興亞村落的殘暴攻擊中倖存下來,跟隨家人從緬甸逃至孟加拉,至今快滿兩年;有些幼童則在孟加拉出生。
 
羅興亞兒童在孟加拉受教育一直以來非常有限,只能依賴獲准在難民營中開設的教育機構,或允許收羅興亞學生的當地學校。2019年1月,孟加拉政府向科克斯巴札爾地區的中學發出一份名單,要求將名單上的羅興亞學生退學。
 
「她以前很喜歡上學,學到很多新知。我鼓勵她繼續學習。讓我的女兒跟兒子們獲得一樣的教育機會很重要。他們不再讓羅興亞孩子上學的那天,我的女兒哭著回家。」
Nayapara難民營的穆罕默德(Mohamed)向我們敘說女兒被退學後的的反應
    
孟加拉政府聲稱,提供完整教育形同鼓勵難民繼續待在孟加拉,而不是返回緬甸。
 
當局只提供初階小學課程和提供育樂設施的孩童友善空間;在難民營內或附近學校開設給羅興亞難民的教育課程都被當局禁止。這些作為嚴重侵害了孩童最關鍵的一項基本權利——受教權——這將會造成難以想像的嚴重後果。
 
「每天起床,都希望今天跟昨天不一樣,但日子總是一如往常。沒有課能上,也沒事情能做,這樣的生活還要持續多久?」
難民營裡,17歲的Saeed說。
預設圖片
預設圖片

讓羅興亞兒童懷抱夢想長大

面對生命,我們最怕的往往不是物資的匱乏,而是眼神裡看不到對明天的盼望。當孩子獲得教育後,才有機會為自己發聲、改善自己與他人艱困的處境,再一次對未來燃起希望!

生活處處受限
 
當難民一面感激收容社區、感謝孟加拉政府及國際社會提供的幫助時,他們一面為難民營裡低落的生活水準擔憂。因為政府不允許羅興亞人在孟加拉工作,他們必須完全依賴人道救援活過每一天。然而,國際特赦組織發現,就連人道救援最基本的要件──庇護所、水、衛生、健康及食物──都極度短缺。許多難民在受訪時皆表示,取得乾淨的飲用水、廁所、安全的煮食用具都成了困難,現行的食物分配制度下,也難以取得多樣化的營養來源。
 
「當然,我們能安全已是萬幸,但現況給我們太多情緒上及心理上的壓力。有時候就像生活在地獄裡的一個小角落。到處都很髒亂,我們的屋子熱到難以忍受,水幫浦跟廁所就在吃飯和睡覺地方的頭上。我們甚至不知道要把死者埋葬在哪裡。我們沒辦法繼續這樣生活下去。」
Jamtoli難民營裡,Kobir說
受限於營區大小、增建設施需要時間,難民們無可避免地面臨一些挑戰。但孟加拉政府一味主張遣返或重新安置難民,施行短期的政策,迫使羅興亞人滯留邊境、徘徊生死關頭;緊急人道救援本應是暫時措施,但卻成為他們唯一的救命索。例如孟加拉政府對難民可使用的建材設下限制,迫使難民只能長期滯留於雨季會漏水、悶熱又通風不良的臨時庇護所。
 
居住環境過度擁擠是一大問題,整個大家庭通常只分到一間房間,造成嚴重衛生問題。許多人表示飲用水常常遭到汙染,也幾乎找不到能用的取水幫浦。
 
難民的遷徙自由亦遭到剝奪,他們沒辦法尋求營區外的醫療資源,但營區內僅有最基本的照護服務。有些受訪者表示,在申請離營許可時遭到官員索賄。
 
 
巴贊查爾島重安置計畫
 
孟加拉政府提出幾項提案欲解決羅興亞難民的居住問題,其中一項提案計畫將十萬人安置在孟加拉灣北部,無人居住的低地沙洲巴贊查爾島(Bhashan Char),將使羅興亞族的人權狀況陷入極大危機,使他們更加孤立脆弱。
 
藤加查爾島面積39平方公里,由淤泥堆積形成,時常淹水也易受極端氣候影響,歷史上從來無人居住。2019年,孟加拉政府多次宣布,將在島上安置十萬個難民。
 
一位住在庫圖帕朗(Kutupalong)營區的難民受訪時表示:「那個島從來沒有人住,為什麼要把我們送去那裡?因為他們覺得我們不是人嗎?直到能安全回家之前,我們再也不想搬到別的地方了。」
任何重置計畫都絕對不能孤立或隔離難民族群,也絕不應侵害他們的人權。
國際特赦組織南亞區秘書長Biraj Patnaik說。
「重置計畫將嚴重侵害羅興亞人民的基本權利,藤加查爾島在氣候變遷下極度脆弱,且離陸三小時航程,形同變相孤立羅興亞人,使他們的行動自由受限,無法取得教育、醫療及法律資源。」
國際特赦組織多次重申,應在保障人權的前提下,建立長期的重置計畫與相關策略。須確保難民能自由行動,並讓他們有足夠的居所、教育及醫療資源。此外,必須遵循國際法規範,讓難民有在孟加拉尋求長期庇護的機會。
 
國際特赦組織也呼籲國際各界,與孟加拉共同承擔保護難民的責任,各國政府必須大幅增加並持續提供財務上與技術上的支援,協助孟加拉提供羅興亞難民所需的協助。
「數個世代以來,羅興亞族的人權被系統性侵害。如今他們至少暫時免於攻擊和死亡威脅了,現在正是時候回應他們身為人的基本需求。」
 
「孟加拉政府與國際社會必須理解,羅興亞人想要的不僅是勉強地存活下去。呼籲各界採取措施,協助受創的人們能重新過著充實、有尊嚴的生活,和其他人一樣享有基本權利及機會。」
 
 
 
 
 
 瞭解更多|延伸閱讀 
 

因為你 我們有改變世界的力量

鼓舞人們 挺身關切不義 驅動人性 心存同情同理 攜手人群 讓世界更親近 致力人權 全球普世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