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領袖必須堅守公平的氣候融資並逐步淘汰化石燃料

國際特赦組織在《聯合國氣候變化綱要公約》締約國大會(COP29)於亞塞拜然展開前表示,出席 COP29 的領袖必須聽取氣候正義的要求,將人權置於所有決策的核心,並堅守大量增加基於需求的氣候融資,以及全面、迅速、公正且有資助地逐步淘汰化石燃料。

國際特赦組織秘書長阿格妮斯・卡拉馬爾(Agnès Callamard)表示:「全球氣候危機是人類最大的威脅。聯合國環境規劃署(UN Environment Programme)的年度排放報告指出,如果沒有做出顯著改變,本世紀的氣溫上升幅度將達到災難性的 2.6°C 至 3.1°C。如果我們今天沒有做出大膽、果斷的集體行動,明天的世界將會變得愈來愈不宜人居。乾旱、野火、洪水和極端暴雨,這些毀滅性的非自然災害已經變得太過頻繁,成為世界各地人民生活的常態。這些災害的規模、範圍與強度必定會增加,導致更多生命逝去、摧毀人們的生計,更會助長前所未見的飢荒與強迫移民。現在要避免氣候全面崩潰還不算太晚,但我們一分鐘都不能再浪費了。」

「各國必須以 COP28 的決議為基礎,堅守全面、迅速、公正且有資助地逐步淘汰化石燃料。這需要各方針對大量增加氣候融資來達成共識,以資助低收入國家公正轉型為零碳經濟,而每年所需的資金為至少一兆美元。目前針對此議題達成共識的進度差到令人震驚。一兆美元看似天價,但維持現狀將造成的人權與經濟成本更是無法估算。人類的命運取決於是否能達成此共識。」

「必須對氣候危機承擔最多責任的高收入國家,必須秉持誠信原則參與協商,以達成有野心的適當目標及兌現其承諾。這些國家也必須幫助受全球暖化影響最嚴重的人們,大幅增加融資幫助他們適應會快速惡化的現存重大氣候危害,以及增加提供給「損失與損害基金」(Loss and Damage Fund)的資金。」

如果我們今天沒有做出大膽、果斷的集體行動,明天的世界將會變得愈來愈不宜人居。

國際特赦組織秘書長阿格妮斯・卡拉馬爾

2024 年 11 月 11 日至 22 日,亞塞拜然將舉辦第 29 屆《聯合國氣候變化綱要公約》(United Nations Framework Convention on Climate Change,UNFCCC)締約國大會(Conference of Parties,COP29)。超過 190 個締約方將討論的議題包含氣候融資的新全球目標、主要透過逐步淘汰化石燃料終結溫室氣體排放的目標、公正轉型為零碳經濟,以及支持低收入國家減少氣候危害與應對無法避免之損失與損害的措施,這些國家須對氣候變遷承擔的責任最少,所受的影響卻最嚴重。

2024 年 11 月 9 日至 24 日,國際特赦組織將派出 COP29 代表,他們能接受採訪討論以人權為核心做出氣候行動決策的必要性,以及亞塞拜然政府對公民社會的持續攻擊

國際特赦組織秘書長阿格妮斯・卡拉馬爾表示:「由於《東道國協議》(Host Country Agreement)中的人權保障不足,各國也必須採取行動保障所有 COP29 參與者的表達自由與和平示威自由,並限制在大會上無所不在的化石燃料遊說者的負面影響。對於尊重表達自由和異議聲音,亞塞拜然的紀錄極差,因此在聯合國官方空間中保障這些權利更加重要。《聯合國氣候變化綱要公約》秘書處和締約方,都必須比先前在阿拉伯聯合大公國和埃及時付出更多努力,以確保所有人皆享有權利和安全。」

2024 年 10 月,國際特赦組織發表簡報,為《聯合國氣候變化綱要公約》和《巴黎協定》締約方提供建議。和全球氣候正義運動方向一致,國際特赦組織強調大幅增加有需求之國家和社群能取得的公共氣候融資的急迫需求。

國際特赦組織呼籲 COP29 代表和《聯合國氣候變化綱要公約》秘書處執行以下建議:

  • 將人權置於所有氣候行動決策的核心,以確保轉型為零碳經濟的過程迅速、公平且公正,並保障所有人的生命、健康、食物、用水、衛生、住房、體面工作等權利,以及不受歧視地享有乾淨、健康、永續環境的權利,以上是達成氣候正義的必要之舉。
  • 大規模增加氣候融資,尤其是用於適應和「損失與損害基金」的部分;必須以贈與而非貸款的形式提供,且排放量最多的國家應付出最多貢獻。
  • 堅守全面、迅速、公正且有資助地逐步淘汰化石燃料,不得依賴有風險、未經證實且無法帶來真正減少碳排的科技或抵銷方案。
  • 制定符合人權且能將全球暖化控制在與工業革命前水準相比低於 1.5°C 的新國家自訂貢獻(Nationally Determined Contributions,NDCs);高收入且高碳排的國家、其他高碳排的 G20 國家以及其他高收入的化石燃料生產國,必須減少更多碳排,減少速度也必須最快。
  • 保障 COP29 所有參與者的表達自由、結社自由與和平集會自由權,並採用堅定有力的利益衝突政策來限制化石燃料產業的影響。今年的主辦國是亞塞拜然,該國的表達自由、結社自由與和平集會自由嚴重受限。

因為你 我們有改變世界的力量

鼓舞人們 挺身關切不義 驅動人性 心存同情同理 攜手人群 讓世界更親近 致力人權 全球普世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