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後半年的人權勝利!
2024 年剛開始就出現了許多的人權勝利,世界各地的人們不斷證明改變有可能成真——修改法律、支持需要的人、確保正義獲得伸張——我們希望你能因為過去 6 個月達成的正面改變而感到振奮。
7月
法國:國際特赦組織在巴黎奧運前發表簡報,揭露禁止戴頭巾的法國女性運動員參加比賽已違反國際人權法。10月,聯合國在抨擊這些禁令「過於嚴苛且具歧視性」時引用了這篇報告,同時呼籲推翻相關禁令。

甘比亞:甘比亞國會否決了一項廢除 2015 年《婦女法(修正條文)》的草案,該法禁止女性生殖器切割(female genital mutilation,FGM)。國際特赦組織支持甘比亞公民社會組織,透過公眾傳播與對話、媒體採訪和寄送訴求信給甘比亞當局,倡議國會否決該案。

南韓:南韓最高法院作出指標性決議,確認同性伴侶有權和異性伴侶享有同樣的健保福利。國際特赦組織韓國分會非常高興看到自己提交的法庭之友意見書立即見效(意見書內提供了額外資訊)。

敘利亞:敘利亞東北部自治當局宣布大規模特赦因所謂「恐怖主義」罪行、在極為不公的審判中遭判刑的男性、女性與兒童,此舉完全符合國際特赦組織 4 月發布的報告《後果:敘利亞東北部拘留中的不公不義、酷刑與死亡》(Aftermath: Injustice, Torture and Death in Detention in North-East Syria)當中的主要建議之一。此特赦案代表約 4,200 位犯下非暴力罪行的敘利亞人,得以獲釋或刑期減半。
8月
貝南:2023 年,國際特赦組織特別指出貝南的囚犯住在骯髒擁擠的牢房中,無法取得乾淨用水與醫療照護,在 2023 年 1 月至 7 月期間,4 所監獄內至少有 46 名囚犯死亡。這個情形被眾多國內與國際媒體報導。8 月 19 日,數十名反對派國會成員向政府提出獄中死亡、醫療照護和超過法定 5 年拘留期限的相關問題。9 月,監獄管理局局長證實監獄內部人滿為患且拘留條件惡劣。同月,監獄管理人員和醫護人員接受了符合聯合國《曼谷規則》(UN Bangkok Rules)的受拘留者待遇培訓。
芬蘭:由於芬蘭政府的針對氣候變遷的行動不足,國際特赦組織芬蘭分會、數個環境非政府組織以及芬蘭薩米青年(Finnish Sámi Youth)準備將政府告上法院。這些組織認為政府的不作為違反了芬蘭的《氣候法》(Climate Act),這部法的目標是在 2035 年達成碳中和,目標極具野心而受國際認可;芬蘭政府也未能履行國家保障人權的法律義務,包含原住民薩米人的權利。此案以歐洲人權法院在「年長婦女氣候保護協會」訴瑞士政府案(KlimaSeniorinnen v Switzerland)中所做的開創性裁決為基礎。
莫三比克:2020 年,6 名示威者在班罕國家公園(Banhine National Park)附近遭警方開槍擊中,身受重傷。一年後,國際特赦組織的危機應對專案團隊發表新研究,呼籲徹底調查此事,進而促成政府採取法律行動,最終於 2024 年 8 月將 6 名警員判刑。
波蘭:在勇敢的女性、倖存者及其盟友的持續倡議多年之後,波蘭採納了基於同意(consent-based)的強暴定義,而非有使用武力或暴力的定義。波蘭因此成為國際特赦組織分析的 31 個歐洲國家中,第 19 個將強暴定義為未經同意的性行為的國家。

台灣:在國際特赦組織台灣分會的支持之下,1987 年遭台灣軍方於金門非法殺害的 24 名越南籍尋求庇護者的家屬,接受政府邀請,首次拜訪台灣尋求真相與和解。
談到制定全面的難民保護機制的重要性時,受害者親屬陳(Tran)表示:「我請求台灣政府和人民,讓他們把台灣視為他們的第二個也是最終的家園,請不要再拒絕他們」
泰國:2024 年 8 月,泰國撤銷了對於《兒童權利公約》(Convention on the Rights of the Child,CRC)第 22 條的保留,正式保障難民兒童得以獲得平等的保護與人道援助。
9月
保加利亞:身為國際特赦組織最新的分會,國際特赦組織保加利亞分會於 2024 年 9 月慶祝兩項倡議的人權勝利。一項建立「外國代理人」登記處的法律草案,其目標為攻擊和打壓公民社會,遭國會的文化與媒體委員會投票否決;國會同時也投票否決一項將替未成年人提供性別肯認醫療照護(gender-affirming healthcare)者定罪的修法。
日本:靜岡地方法院做出遲來的判決,宣告世界上服刑最久的死刑犯袴田巖(Hakamada Iwao)無罪。在經歷了近半個世紀的錯誤監禁和長達十年的再審等待之後,這項重要判決承認了袴田巖一生所遭受的嚴重不公義,也讓他的姊姊袴田秀子和所有支持他的人為他洗清名聲的勵志奮鬥終於得以結束。

多哥:國際特赦組織發布新聞稿,特別指出在照護孕婦和新生兒的特定醫療機構,工作人員和適當的醫療物資與設備短缺的情形。在新聞稿發布之後,當局證實新的國家支持計畫將納入未成年人和女性。國際特赦組織多哥分會秘書長與衛生部長會面,部長證實會優先招募工作人員與提供適當設備。2024 年 9 月,多哥政府確認聘用了 193 名助產士與 177 名接生員。2024 年 8 月,共提供了 7,700 張新病床與超過 100 張分娩床,以及救護車和無線電設備給婦幼醫療機構。
10月
阿根廷:阿根廷內科切阿(Necochea)的 LGBTI+ 權利捍衛者皮耶莉娜・諾切第(Pierina Nochetti),因為在 2022 年一場同志遊行期間塗鴉標語「¿Dónde está Tehuel?」(特維爾在哪裡?)而面臨刑事指控。該標語是在為 2021 年失蹤的跨性別男性特維爾・德拉托雷(Tehuel de la Torre)尋求正義。即使皮耶莉娜塗鴉的牆壁經常被用來表達公共意見,她仍然遭到針對,並可能因「嚴重毀損」面臨入獄。國際特赦組織阿根廷分會為她進行倡議,特別強調了表達自由權與和平集會權。她的指控目前已被撤銷,案件也已結案。

全球:截至 2024 年 10 月底,國際特赦組織的全球救助計畫(Global Relief Programme)已經協助了來自 79 個國家的近 4,700 人,為身陷危險的人提供重新安置費用,也提供法律援助、醫療和心理支持。國際特赦組織也提供安全維護行動來協助面臨風險的人,為前線的人提供倡議與培力活動。
沙烏地阿拉伯:為回應國際特赦組織在沙烏地阿拉伯的家樂福品牌商店發現剝削勞工的調查結果,該法國超市巨頭及其特許經銷商夥伴馬吉德・富塔姆(Majid Al Futtaim)針對移工在公司內的待遇啟動內部調查,家樂福集團同時也委託第三方稽核。馬吉德・富塔姆表示已經讓部分勞工搬進新住處,且正在檢視其加班和招聘費政策,以及改善員工申訴熱線的使用率。國際特赦組織持續監督家樂福,針對訴諸司法與有效救濟措施進行施壓,包含適當賠償受影響的勞工——其中一些人可能是強迫勞動和人口販運的受害者。
11月
象牙海岸:2024 年 1 月,阿比尚(Abidjan)當局在研判具洪水風險的地區實施大規模行動,拆除社區及驅逐居民。這是一項拆除 176 個地點的計畫之其中一部分。國際特赦組織特別指出這次大規模的人權侵害事件影響了成千上萬的人。驅逐行動在執行前缺乏適當且合理的事前通知,有些還涉及暴力;截至 11 月,依然有數千個遭強制驅逐的家庭尚待重新安置和/或賠償所有損失。在國際特赦組織發表文章之後,176 個地點的清單中沒有其他地點再被拆除。11 月 21 日,象牙海岸當局宣布暫停所有驅逐行動,並執行 2024 年 3 月宣布的補償措施。
丹麥:由於國際特赦組織的人權倡議工作,丹麥將能全面起訴戰爭罪犯所犯下的所有罪行。這是一項旨在終結有罪免責、確保所有戰爭罪犯受到懲罰的新法。該新法將讓丹麥法院得以起訴國際罪行,例如酷刑、戰爭罪與危害人類罪。
德國:在國際特赦組織德國分會的呼籲之後,《性別自決法》( Self-Determination Act)生效,德國的跨性別、非二元性別與雙性人士只要在登記處做出簡單的聲明,就能得到法律性別肯認。這項新法取代了 1980 年的《跨性別法》(Transsexuals’ Act),舊法要求跨性別者接受具歧視性的心理評估以及法庭程序,才能取得法律性別肯認。
印度:在國際特赦組織的呼籲之後,印度最高法院做出兩項指標性判決,目的為終結非法拆除房屋和毀損財產這個殘酷且不人道的懲罰方式之有罪免責情形。這是終結印度當局主要針對穆斯林少數族群的不正義拆除之一大勝利。

獅子山共和國:在 11 月 7 日的指摽性判決中,西非國家經濟共同體(Economic Community of West African States,ECOWAS)法院在公民社會團體 AdvocAid 提告獅子山共和國、挑戰遊蕩法(loitering laws)的訴訟中,判決 AdvocAid 勝訴。法院判決獅子山共和國的遊蕩法侵犯了平等權、不受歧視權以及行動自由權,對於邊緣族群的影響特別嚴重。國際特赦組織向 ECOWAS 提交第三方干預的意見書,指出遊蕩和其他流浪法歧視貧困人民、LGBTI 人士和性工作者,也侵犯了他們的尊嚴權與合法性原則。法院的判決命令獅子山共和國修改或廢除這些法律,並強調需要立法保護所有公民不受恣意逮捕和其他侵權行為。因為仍有 31 個國家保有歧視性的遊蕩法,這個判決在非洲全境和其他地區成為關鍵的法律先例。
土耳其:因為國際特赦組織土耳其分會以及數十個公民社會組織的努力,讓有「影響力代理人」法(‘agents of influence’ law)之稱的間諜法草案被撤回。雖然政府正在討論將修法重新排進議程,撤回法案仍是重要的人權勝利。土耳其公民社會以強力且團結的方式表達他們真正的疑慮,幫助阻止了這個可能對他們的工作和整體社會產生毀滅性影響的危險舉動。
南韓:發布《為人權充電:電動車人權盡職評比》(Recharge for Rights: Ranking the Human Rights Due Diligence Reporting of Leading Electric Vehicle Makers)之後,國際特赦組織的企業與人權團隊前往南韓、台灣和日本,會見全球汽車製造商和電池製造商,以及立法者和公民社會。與南韓國會議員全鍾德(Jongdeok Jeon)的會議結束後,她在臉書上發表長篇心得寫道:「政府必須加強行動,確保企業明智且積極地解決侵犯人權事件⋯⋯謝謝國際特赦組織的活動和關切。」2025 年,南韓國會議員將提出強制性人權與環境盡職調查的法案。
美國:2024 年,美國的墮胎權/人工流產權達成了顯著的勝利,共有 7 個州擴大或保障了生殖權。在國際特赦組織的協助之下,亞利桑那州第 139 號提案以 62% 的贊成票通過,將墮胎權載入州憲法。這個措施推翻了限制和禁止協助墮胎照護的懲罰。這個歷史性成就是「該州歷史上取得最多選民連署的公民提案」,突顯出草根組織、集體行動,以及國際特赦組織在國內和國際上團結支持亞利桑那倡議(Arizona Campaign)的力量。爭取生殖權利的奮鬥依然正在進行,而這次的勝利讓我們向前邁進了重要一步,為挑戰全美各地的墮胎禁令奠定基礎。

12月
比利時:比利時被追究在殖民時期犯下危害人類罪的歷史性責任,這代表了歐洲國家的一個轉捩點。在國際特赦組織和非洲未來實驗室(African Futures Lab)的呼籲之後,布魯塞爾上訴法院承認,比利時王國必須因殖民統治時期對梅蒂族(Métis)兒童實施的綁架和系統性種族隔離承擔責任。在此之前,5 名於 1948 年至 1952 年間出生於比利時屬剛果的梅蒂族女性,針對比利時王國提出法律訴訟。2021 年一審敗訴之後,她們向布魯塞爾上訴法院提起訴訟,尋求正義和賠償。

全球:在紐約,聯合國大會(UNGA)未經投票即通過突破性決議,授權針對《防止及懲治危害人類罪公約》(Convention on the Prevention and Punishment of Crimes against Humanity)進行正式協商,這是國際特赦組織長期倡議的目標。協商訂於 2026 年至 2029 年進行。一旦協商達成結論並通過,此公約將能提供新的工具,讓各國在打擊危害人類罪的合作上更加順利,進而強化國際司法架構。這有助於確保涉嫌刑事責任之人的「避風港」更少,是打擊有罪免責情形的重要進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