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肌肉與比基尼:突破二元性別限制的健美運動員羅小風

 

11月初,香港奪得了2022年的同志運動會主辦權,希望能藉此促進亞洲各地同志及跨性別人士的權利。

 

同志運動會每四年舉辦一次,參加者包括不同性傾向、性別身份和性別表達的運動員與藝術家,在同類活動中規模最大。

 

現年27歲的健美運動員羅小風,是香港申辦團隊成員之一。小風自我認同為「性別酷兒」(gender queer),他出生時是女性,在社會上,他是一名男性,但沒有進行性別重置手術;而他在健美比賽中,則參與女性組別的賽事。

 

在這次申辦成功後,小風跟我們講述了他作為跨性別運動員的經歷、為香港跨性別平等而作出的努力,以及他對同志運動會的寄望:

 

羅小風的刺青是一條正在脫變成龍的魚,正好象徵他自己的改變

 

在談到性別時,健美是一項很矛盾的運動,尤其是對女健美運動員而言。健美創造了最肌肉發達的女性,但同時也控制了女性的特質。我們在臺上時,不僅我們的肌肉被人品評,我們必須理髮和化妝,還要穿上特定風格的比基尼。

 

我曾經壓制自己的女性特質,但通過健身,我學會了愛惜自己的女性身份以及我的陽剛之氣。我認為所有人都有雙重身份的,但大多數時候,社會期望我們壓抑其中一個身份。

 

我不認為自己是男人或是女人。我不想被社會強加二元性別限制。健美令我可以探索和超越這些界限。

 

在我第一次參加比賽之前,要我穿比基尼和自信地在舞臺上表演是巨大的挑戰,因為當時我一心想成為一名男子。後來我學會了去除我們給衣服的雙重標籤,並把比基尼看作舞臺服裝。現在,我只要在舞臺上穿上美麗的比基尼就會感到興奮,不過我不會在沙灘上穿。

 

性別認同和性傾向的掙扎

 

 

我長期以來也因自己的性別和性傾向而掙扎。我多次嘗試自殺,因為我以為世界上只有自己是這樣。在媒體上,幾乎沒有任何有關跨性別人士的報導,就算有也大多是負面的。

 

很多人仍害怕表露自己的性傾向。當他們出櫃時,因著傳統的中國觀念,大家的回應往往是「好吧,你知道你是誰,但不要告訴別人。」

 

許多家庭也很保守,不會接受他們的兒子或女兒是跨性別人士。一名跨性別人士走出來之前,往往已掙扎很久。他們必須首先確保自己的經濟獨立,以防他們告訴家人後被趕出家門。

 

向家人表露身份

 

我從來沒有明確向家人表露身份,我只是一步一步告訴他們的。我的父母很保守,但卻很支援我。我永遠是他們的女兒,而他們也接受我的不一樣。這是一個漸進的接受過程。

 

我父親告訴我,我選擇了一條艱難的路,他擔心我是否有足夠的朋友。其實這些是每個家長也會有的擔憂。幾年前,他問我使用哪個洗手間,因為他意識到這可能是我會遇到的問題。現在我們去同一個洗手間。他也開始和我分享他的衣服,並認為我在社交場合穿成男人模樣是正常的。我的家人正試圖接受我就是這樣的人。

 

當我開始健身時,我的媽媽討厭之極。她說女人不應該有肌肉。她會告訴親戚我這樣做只是為了參加比賽,比賽結束後我會回復『正常』。但去年她改變了,我在香港參加了第一場比賽,她來了觀看。那次我得到第四名,她來到後台,告訴我應該是我贏的,因為我肌肉最多。

 

 

跨性別人士在香港面臨的挑戰

 

跨性別人士面臨著不同的挑戰,但這些挑戰往往交織在一起。對於跨性別群體來說,最大的障礙是得到主流社會的接受。

 

在工作場所,如果你有一份工作,卻想要改變性別,許多公司還沒有準備好或願意接受這一點。通常跨性別人士必須先辭去工作去做手術,然後再找新的工作。現在的情況雖然有好轉,但職場上對我們仍有汙名化和誤解。如果一名由男變女的跨性別人士使用女廁,同事往往會投訴。

 

這突顯了香港需要有為跨性別人士而制定的反歧視法例。這並不應是唯一的目標,而是一個重要的基本步驟。歧視不會消失,但至少我們有保護自己的基礎,並向廣大的社區發出強烈的資訊。

 

有人問同志社群是否想要特權,但我們所要求的只是平等。無論你的性別或性傾向如何,愛就是愛。我們需要擁護多樣性和差異。

 

我感到樂觀,因為年輕人對多元化和接受差異的態度變得越來越開放。新媒體有助年輕人更進一步認識跨性別社群。10年後,這些人將會是在政府內工作的人,所以從長遠來看,前景是樂觀的。

 

支持同志運動會

 

儘管還有5年時間,但我已經為可以在自己的城市參賽而感到興奮。這將是香港和亞洲同志運動的重要里程碑。我希望運動會能鼓勵同志社群和廣大社區參與體育運動,也希望體育可成為促進人權和平等的平臺。

 

至於健美運動,我們希望有一個男性和女性以外的新類別,可以是跨性別人士的類別,或是你不必標籤自己的類別。這將為亞洲的跨性別人士帶來積極的訊息。

 

我們希望香港政府能夠支援比賽,包括讓我們使用公共運動場地。到目前為止,政府相當謹慎和模棱兩可,僅表示支持平等,但又怕被視為讓某些群體享有特權。

 

主流社會需要看到更多的跨性別人士,並支援仍然在掙扎的人。如果有人仍在性別和性傾向方面有所掙扎,我希望他們知道他們並不孤單,他們永遠也不會孤單。

因為你 我們有改變世界的力量

鼓舞人們 挺身關切不義 驅動人性 心存同情同理 攜手人群 讓世界更親近 致力人權 全球普世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