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RE】尼泊爾移工生活:踏上未知的旅程
尼泊爾全國各地的民眾紛紛離開自己的城鎮和村落,前往卡達等波斯灣國家尋找工作機會。
尼泊爾的移工多為25到35歲的年輕男子,他們在波斯灣國家所興起的一波建設熱潮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譬如卡達,該國正為了主辦2022年世界盃足球賽而大興土木。
在尼泊爾加德滿都簽證局,這些人都可能踏上移工之路。
在加德滿都的國際機場看著航班資訊。
在加德滿都等待簽證。
最受移工歡迎的國家有卡達、沙烏地阿拉伯和馬來西亞。根據國外就業局所提供的數據,他們每天都會核發500到1,000件卡達簽證。
勞工在加德滿都的國外就業促進會(Foreign Employment Promotion Board)排隊。
為了找工作,勞工常常必須付一筆高額手續費給無良徵才仲介。許多人因而借貸,背負高額債款,這使得他們到達目的地後的生活變得更難熬。
「為了付手續費我散盡家產。我一週工作6天,工作內容並不輕鬆。我希望能寄錢回去給家人,但是還完貸款後就沒有剩下多少錢了。」─蘇尼爾(Sunil Pardeshi),卡達的尼泊爾籍移工
加德滿都機場出境大廳。
根據《尼泊爾時報》(Nepali Times),每天約有1,500名尼泊爾勞工從加德滿都機場飛往波斯灣國家和馬來西亞。而當中有許多人就像國際特赦組織在卡達訪問到的那樣,忍受著種種人權侵犯,包括生活在狹小而危險的居住空間。
在加德滿都機場看著勞工排著隊伍,準備飛往波斯灣。
資方經常以薪資和工作條件方面的不實承諾吸引移工。而移工甚至必須在不懂英文的情況下簽署英文同意書。
準備起飛。
當移工抵達卡達後,他們的護照有可能會遭到雇主沒收。更誇張的是,若他們想離開卡達,還得向公司申請一張「離國許可」,而雇主通常都會無視這些申請。
「沒人提過卡達的情形,像是天氣有多熱?我會做什麼樣的工作?或是我需不需要職前訓練?」─拉吉夫(Rajiv),卡達的尼泊爾籍移工
在加德滿都機場與家人揮別。
移工多半都想提供家人更好的生活。但是由於債務還有薪資遲發等等的阻礙,寄錢回家變得相當困難。我們訪問到一名移工普雷姆(Prem),他已經3個月沒有領到薪水,導致他的家人付不出房租。他說:「我的家人現在無家可歸,其中兩個較年幼的孩子也無法去上學了。我夜夜難眠,這真是折磨人。」
攝影:Anna Tervahartiala
更多影音
- 全球
【Amnesty Camp】阿姆內斯提青春大舞台:高中生人權營
- 全球
立即釋放中國人權律師盧思位!
- 全球
以色列用監控技術強化種族隔離制度
- 全球
2022年全球死刑使用數據
- 全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