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RE】行動代號#OpentoSyria:滿懷希望
我們能為敘利亞難民做些什麼?
一個陽光和煦的11月下午,在滿天沙塵的約旦沙漠,我們在一座偌大的鐵皮屋看見這群男孩和女孩,光著腳踩在水泥地上,有兩頰紅通通的5歲小朋友,也有高大沉穩的青少年。
他們大都穿著潔白的運動服,紥著不同顏色的腰帶。
跆拳道課程開始了,大家排隊練習踢腿,瞄準教練高舉的踢靶出腳攻擊。隨著孩子們一一熱身,氣氛由井然有序逐漸熱絡起來,不時爆發小小的混亂場面。
我們所在的地方是札阿特里(Zaatari)的一個小角落,由約旦政府與聯合國難民署共同管理的大型營區,專門收容敘利亞難民。2012年7月啟用後,現在住著80,000多人,一半以上是兒童。
對他們來說,平凡的日常生活已成為遙遠的回憶。許多人失去了一切,包括他們的親人,敘利亞內戰爆發至今已有19萬人喪生。
戰事即將在2015年3月邁入第5個年頭,沒有人知道這群被收容在埃及、伊拉克、約旦、黎巴嫩和土耳其的380萬敘利亞難民何時,或是能不能重返家園。
在此同時,多虧一 個南韓非政府組織伸出援手,札阿特里難民營的150名兒童得以參加每週4次的武術課程,讓他們的生活再次忙碌起來。「札阿特里跆拳道學校 」(ZATA,推特網站:@ZaatariTA)讓這群孩子在等待新生活的日子裡依舊滿懷希望。
學習跆拳道當然解決不了這座沙漠孤城面臨的各種困難,包括貧窮、創傷、嚴冬的考驗等等,但它確實有正向的貢獻,因為孩子們在這裡重拾歡笑與活力。7名教練中包括來自約旦與敘利亞邊境德拉省(Daraa)的馬赫茂德(Mahmoud)。
他說:「最重要的是,這裡教導孩子勤學和禮節,還可以交到朋友,有些孩子無法上學或失去親人,帶他們來這裡,他們就不會變壞。」
卑微的希望
塔利克(Tariq)和妮妲(Neda)同樣來自德拉(Daraa),現在住在約旦第二大城伊爾比(Irbid)。鑽進小巷深處,經過陡峭階梯爬上3樓,便來到他們棲身的小房間。門外成堆的鞋子說明了這21個人的生活環境,夫妻兩人帶著7個月的雙胞胎女兒、兩歲兒子和其他家族成員,擠在5個房間裡。
塔利克領我們進到鋪著褐色牆紙和土 黃地毯的小客廳,並以咖啡招待。看著身邊玩耍的孩子 們,他告訴我們他在敘利亞被逮捕、遭酷刑的24天,根本度日如年:「 他們打我下體,還拿煙頭燙我。」
2012年3月他逃到約旦,拼命賺錢把全家人接來,但後來約旦政府開始禁止敘 利亞人在當地就業,他因此丟了工作。敘利亞目前有將近62萬名難民,日益成為約旦的沉重壓力。
塔利克和妮妲既沮喪又擔心,但仍有一絲絲希望,他們已經通過聯合國難民署審核,即將得到第三國永久安置。
對於特別弱勢的難民,例如酷刑倖存者、重病患者、恐遭侵害的女性和兒童,移地安置是讓他們可以重建生活的機會。
但審查過程漫長難耐,迄2014年8月止,只有7,000名敘利亞難民得到外國安 置,大多數國家連一個難民都不曾接受。
我們認為,那些世界上 最富裕的社會可以加強協助敘利亞難民。 我們發起的#OpenToSyria(#對敘利亞開放)倡議運動要求這些社會向約旦等國伸出援手,接納像塔利克這樣急需安置的難民。
光靠異國安置當然不足以解決敘利亞難民危機,但正如札阿特里的跆拳道學校,面對當代最嚴重的人道危機,這就是對受害者最實際的方式。
妮妲(Neda)抱著雙胞胎女嬰,他們一家成天在這間斗室度過。
塔利克和妮妲和許多親戚,包括圖中的小女孩,一同分享約旦伊爾比德的這個暫時住所。
* 為保護當事人,文中姓名皆已變更。
All images by Richard Burton © Amnesty International
更多影音
- 全球
【Amnesty Camp】阿姆內斯提青春大舞台:高中生人權營
- 全球
立即釋放中國人權律師盧思位!
- 全球
以色列用監控技術強化種族隔離制度
- 全球
2022年全球死刑使用數據
- 全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