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停止酷刑】必要之惡?

國際特赦組織於6月26日國際支持酷刑受害者日為「停止酷刑」全球倡議運動暖身© Amnesty International

 

作者/國際特赦組織倡議運動主任Emily Nevins

 

隨著各種衝突在全球肆虐,酷刑也正大規模開展發生中。50年來,國際特赦組織領導了全世界對死刑的控訴──而現在,我們要推廣國際支持酷刑受害者日的倡議活動。

 

今天(6/26)是第17屆國際支持酷刑受害者日,也是聯合國通過禁止酷刑公約的第30年。經過30年的反酷刑之爭,大家可能會期待需要國際特赦組織協助的受害者數目逐漸減少。

 

事實上,加入禁止酷刑公約的155個國家中,很多都採取了實際可行的行動,以確實減少酷刑和其他虐待行為。

 

但是關於酷刑的報告仍每天持續湧入我們的辦公室中。在這個因恐怖主義威脅而膽戰心驚的世界,人們對酷刑的態度似乎是愈來愈矛盾。在奈及利亞、伊拉克和利比亞等國家,對那些強大武裝團體的恐懼軟化了國際社會禁止酷刑的決心。在烏克蘭等地,為保持維安部隊忠誠度,對酷刑的調查也相當困難。

 

若你跟街上的路人討論酷刑,他們大部分都會同意酷刑應是非法的。的確, 世界上82%的人支持這樣的觀點,然而,如果把情境更具體一點,這些態度就會開始轉變。同一份調查顯示,36%的人們相信有時為了保護社會大眾,是需要使用酷刑的。

 

有多少奈及利亞人會認可刑求一個「博科聖地」嫌疑犯以救回他們的女學生,而沒有想到有多少嫌疑犯是被冤枉的?又有多少烏克蘭人,會為一個被懷疑煽動內亂而遭到刑求的俄國戰士,卻忘了獨立廣場(Maidan)的受害者?我們不能依賴官方說法來下判斷,即使他們總是抓到真正的嫌犯,酷刑的嚴峻現實太過野蠻、不能被接受。禁止酷刑是絕對且必要的。

 

不幸的是,戰亂衝突中酷刑的發生只是一部分的全球圖像而已。在當今世界裡,偏見、歧視、壓迫和暴力仍然猖獗,人們被折磨——只因為身為窮人、只因與他人有所差異、只因敢於發表與政府不同的意見。在任何狀況下允許酷刑,只會讓政府有藉口擴大網羅、將酷刑使用在更多其他人身上。

 

上個月,我們開始推動「停止酷刑」的全球倡議運動,卻發現簽署禁止酷刑公約的155個國家中,至少有79個國家在2014年施行了酷刑。

 

回顧過去五年期間,國際特赦組織至少從141個國家收到酷刑報告──絕大多數是我們努力要停止酷刑一再發生的國家。

 

菲律賓的Alfreda Disbarro是國際特赦組織在這次倡議運動中所關注的五名酷刑受害者之一: http://www.amnesty.org/en/library/info/ASA35/002/2014/en 她告訴我們一位高階警官如何把她壓在牆上、反覆用拳頭毆打她的臉部和胃部、拿棍棒打她、用手指戳她的眼睛、甩她耳光,甚至拿拖把塞進她的嘴巴,還抓著她的頭撞牆。

 

停止酷刑倡議運動推行一個月後,菲律賓警察內務部門(Philippine National Police's Internal Affairs Service, IAS)對Alfreda的案件著手進行調查。在收到國際特赦組織支持者的一封信後,他們將調查四位員警的不當行為。

 

Ali Aarrass也是我們倡議運動關注的對象。儘管西班牙當局擔心他會遭到酷刑,仍將他引渡至摩洛哥。他聲稱被情報人員帶到一個秘密拘禁所,被電擊睪丸、鞭打腳底、手腕被綁起懸吊數小時。

 

但在5月21日,摩洛哥根據聯合國反酷刑委員會5月19日的決定,對這些酷刑報告一一展開調查。該委員會發現摩洛哥政府已違反禁止酷刑公約的若干條款,並要求當局調查,並在90天內提出報告。

 

聯合國人權高級專員Navi Pillay在5月29日結束該國參訪後,宣布該國國王穆罕默德六世告訴她,將不會容忍任何酷刑的發生。
 

這些都只是小小的進展,但我們能逐漸擴大影響力;國際社會的關注是可以有所作為的。這一週,超過50個國際特赦組織分會將動員各洲成員和行動者,一同參加為Alfreda、Ali和其他像他們一樣的人們伸張正義的全球行動。

 

從馬利共和國的足球場到烏克蘭總統府門前,世界各地的國際特赦組織支持者和受害者團結一致,要求政府採取具體行動、消滅酷刑。

 

成千上萬的國際特赦組織成員將採取一系列的創意行動:拿著鉗子的男學生、裹著塑膠袋的女人和揮舞著拖把的抗議者會出現在大使館外,展示各種工具和酷刑方式。一個以酷刑工具製成的大型樂器將在里斯本展出,另外還有蒙眼雕像將出現在柏林、拉巴特和雷克雅維克的街上。

 

明年我們將再次需要這些行動者跟受害者站在一起——但我們希望屆時的受害者人數能減少。酷刑不是必要的。酷刑可以被停止。請跟我們一起停止酷刑。

 

因為你 我們有改變世界的力量

鼓舞人們 挺身關切不義 驅動人性 心存同情同理 攜手人群 讓世界更親近 致力人權 全球普世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