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巴嫩:以色列軍隊蓄意破壞平民財產和土地「必須作為戰爭罪進行調查」
- 遭炸藥與推土機摧毀的家園與建築
- 即使宣布停火後,超過 10,000 座仍遭受嚴重破壞或摧毀的建築物
- 「以色列軍隊在穿越該地區時,沿途進行蓄意破壞。」—— 埃里卡.格瓦拉.羅薩斯(Erika Guevara Rosas)
國際特赦組織於新簡報中表示,以色列軍隊大規模蓄意破壞黎巴嫩南部的平民財產與農地,必須作為戰爭罪進行調查。
《Nowhere To Return: Israel’s Extensive Destruction of Southern Lebanon (無處可歸:以色列於黎巴嫩南部進行的大規模破壞)》記錄了以色列軍隊使用手動埋設的炸藥與推土機,摧毀了 24 座城市中的民用建築,包括住宅、清真寺、墓園、道路、公園及足球場。
該簡報分析從 2024 年 10 月 1 日以色列開始地面入侵黎巴嫩至 2025 年 1 月 26 日之間的情況,揭露超過 10,000 座建築物於這段期間遭受嚴重破壞或摧毀。大部分的破壞發生於 2024 年 11 月 27 日、以色列與黎巴嫩真主黨(Hezbollah)之間的停火協議已生效之後。
以色列軍隊在控制這些地區後才展開了破壞行動,亦即這些地區已經脫離了戰鬥狀態。在這種情況下,國際人道法(IHL)明訂,除非出於迫切的軍事需求,否則一律禁止破壞平民財產。國際特赦組織調查顯示,在許多情況下,以色列軍隊對民用建築進行大規模破壞,顯然缺乏迫切的軍事需求,違反了國際人道法。
如果這些破壞行為是蓄意或魯莽進行的,必須作為戰爭罪進行調查。
國際特赦組織資深研究、遊說暨政策主任埃里卡.格瓦拉.羅薩斯 ( Erika Guevara Rosas)
國際特赦組織資深研究、遊說暨政策主任 埃里卡.格瓦拉.羅薩斯(Erika Guevara Rosas) 表示:「以色列軍隊破壞黎巴嫩南部的平民住宅、財產及土地,導致整個區域無法居住,毀掉無數人的生活。
「我們分析的證據明確顯示,以色列軍隊在穿越該地區時,沿途進行了蓄意破壞。他們明顯漠視自己摧毀的社群,令人髮指。」
「如果這些破壞行為是蓄意或魯莽進行的,必須作為戰爭罪進行調查。」

國際特赦組織危機證據研究組(Crisis Evidence Lab)採用大量視覺證據,包括 77 部經驗證的影片與相片,以及衛星影像,調查當地的破壞情況,量化遭受嚴重破壞或摧毀的建築物。證據包括以色列軍人在住宅內手動埋設炸藥、破壞道路與足球場,或推倒公園與宗教場所的影片,幾部影片中軍人拍攝自己唱歌歡呼,慶祝破壞的過程。
危機證據研究組亦蒐集以色列軍隊與真主黨在各自官方頻道上發表的聲明,並分析其他組織蒐集的新聞報告與數據,以制定時間線並進行背景分析。國際特赦組織亦採訪了 11 名黎巴嫩邊境村莊的居民。
以色列軍方表示,部分民用建築的毀壞是為了防止未來遭受攻擊,其中一些建築物先前曾被真主黨武裝分子使用、儲放了武器或矗立在隧道上方。然而,國際特赦組織認為,大規模破壞平民財產以防止對方未來展開攻擊,並不符合國際人道法規定的緊急軍事需求標準。衝突一方先前使用民用建築,並不會自動地使其成為軍事目標。
國際特赦組織於 2025 年 6 月 27 日向以色列當局提出關於破壞的問題,但截至發布日期,並未收到回覆。
「局部、有限、有針對性的突襲」
以色列軍方於 2024 年 10 月 1 日展開黎巴嫩地面入侵行動,當時表示此次行動為「根據精確情報,對真主黨恐怖分子目標和基礎設施進行局部、有限、有針對性的突襲。」然而國際特赦組織的分析揭露,黎巴嫩與以色列之間長達 120 公里的南部邊境,幾乎全部遭到嚴重破壞。

衛星影像顯示,泰爾區(Tyre)的亞林(Yarin)、達伊拉(Dhayra)與布斯塔內(Boustane)市受到最嚴重的破壞,超過 70% 的建築物在分析期間遭摧毀。另有 7 座城市超過一半的建築物遭摧毀。
國際特赦組織無法評估這超過 10,000 棟建築物是否全都遭到非法破壞或摧毀,但該組織針對以色列軍隊在以下五座村莊造成的破壞與摧毀,進行了縝密的分析:克法基拉(Kfar Kila)、馬倫拉斯(Maroun el Ras)、奧代塞(Odeissah)、艾塔阿什沙布(Aita Ash-Shaab)及達伊拉。
克法基拉

衛星影像顯示,2024 年 9 月 26 日至 2025 年 1 月 27 日期間,克法基拉超過 1,300 棟建築物及 133 英畝的果園遭嚴重破壞或摧毀。邊境 500 公尺內多數建築亦遭嚴重破壞或摧毀。
10 月 28 日,以色列軍方發佈布了拍攝於村內的影片合集,其中包括手動放置炸藥的爆破場景,顯示士兵相當輕鬆,顯然已經控制了該地區。隨後又於 11 月 14 日發佈布了一段影片,展示了據稱發現的隧道和武器證據,並附上了該村的資訊圖,「描繪了真主黨恐怖份子基礎建設的位置」。
對該圖進行視覺分析,比對地面拍攝畫面與衛星影像,明確顯示遭到破壞的民用建築,遠遠不只那些據稱容納了真主黨基礎建設的建築。國際特赦組織的分析揭露,以色列軍方在 10 月 28 日就已至少部分控制了該地區,訪問該村的記者亦證實了此事。2024 年 11 月 27 日停火協議生效後,破壞仍在持續。
以色列軍方發布克法基拉據稱為「恐怖份子基礎建設」的資訊圖(上圖),衛星影像以紅色標示遭受嚴重破壞或摧毀的建築(下圖)。圖片來源:以色列國防軍 Youtube 及 Google Earth

國際特赦組織亦記錄了於 2024 年 11 月初遭破壞的足球場。以色列軍方用挖土機破壞場地時,在停車場上雕刻了猶太象徵「大衛之星」,進一步證明這些破壞是不必要的。
自從 Zeinab* 在 2023 年底以色列空襲後逃離克法基拉,她第一次回到村莊,表示:「我形容不了這種大規模破壞,這種徹底的摧毀……我找不到我家,找不到任何房子,只找到地上的瓦礫、破壞和碎石。」
馬倫拉斯

被非法破壞的建築之一是「伊朗庭園」,包括一座足球場及一處遊樂場。2024 年 10 月 8 日在社群媒體上發佈布的影片中,士兵在庭園廢墟上升起以色列國旗。隨後幾天發佈布的影片中,一台推土機輾過了庭園的植被及燈桿,一台挖土機破壞了一座雕像。
社群媒體上發布的影片畫面顯示,以色列士兵在馬倫拉斯伊朗庭園中升起國旗,破壞了植被、基礎建設以及一座雕像。

奧代塞

2024 年 9 月 26 日至 2025 年 1 月 27 日期間,超過 580 棟建築遭嚴重破壞或摧毀,包括一座清真寺與一座墓園。直至 2025 年 1 月中旬,以色列軍隊已完全控制了該地區,並持續破壞部分建築。
11 月 27 日,社群媒體上發布了 8 部影片,數十座建築遭手動埋設的炸藥摧毀,其中包括巴爾巴基(Baalbaki)家族住宅。衛星影像顯示這棟房子與其他十幾棟建築及周圍超過 5 英畝的果園於 10 月 21 至 23 日期間遭毀。
艾塔阿什沙布

村內大片區域似乎於 10 月 13 日至 25日期間夷平,包括 4 座清真寺。一名軍人的私人社群媒體帳號上發佈布了一部影片,片中軍隊在挖土機拆除建築物時,邊跳邊用希伯來語唱著「願你的村莊被燒毀」。

10 月 29 日,以色列軍方發布了艾塔阿什沙布的地圖,以紅點標記出幾個他們稱作是「恐怖份子地點」的位置,但沒有具體說明每個點的含意。破壞範圍遠遠超出了地圖上紅點標記的範圍。拆除行動一波一波持續進行,最近一次破壞發生在 2025 年 1 月 14 日至 18 日,正值同意停火期間。
艾塔阿什沙布市長 Hajj Muhammad Srour 表示:「今日的破壞難以形容、無可比擬……你會覺得,除了為了造成大規模的傷害之外,就無其他原因了,好像有人在試著搞破壞……我們損失了所有民用建築,包括住宅、農地、人們的生計、商店、餐廳……公共廣場、每個街區商店前人們聚會的地方、孩子和年輕人的足球場……全都消失了。」
達伊拉

2024 年 10 月 13 日,一名以色列記者發布了一部影片,片中達伊拉市郊區的 Ahel El-Quran 清真寺遭手動埋設的炸藥摧毀。衛星影像證實,這座清真寺及附近幾棟建築皆於 10 月 11 日至 13 日期間遭毀。

66 歲的 Adiba Finsh 與她 6 個兒子的家園遭毀。她告訴國際特赦組織:「以色列炸掉了,全部都炸掉了。他們還錄下爆炸的過程。就連房子……他們也拍下自己倒數五秒的影片,而當爆炸發生,他們就大喊:『哇!耶!』我每天都會看這部影片。每一次,我都對著歡呼的男人說:『是啊,真是了不起的成就啊。』」
建議
「以色列軍隊造成的破壞規模,讓黎巴嫩南部許多居民無家可歸,」 埃里卡.格瓦拉.羅薩斯表示。
「以色列當局必須提供迅速、全面及適當的賠償,給所有違反國際人道法與戰爭罪的受害者,包括個人及整個社群。這些賠償應擴及到那些因以色列非法行為而受到傷害者之家人。」
黎巴嫩政府必須立即探索所有可能的法律途徑,包括建立國內賠償機制,並要求衝突各方提供賠償。政府亦須重新考慮賦予國際刑事法院(International Criminial Court)管轄權,以調查並起訴在黎巴嫩領土上犯下的《羅馬規約(Rome Statute)》所規定的罪行。
所有國家必須立即停止向以色列轉讓一切武器與其他形式的軍事援助,因為這些武器極可能用於實施或斜協助嚴重違反國際法律。
註:*名字已更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