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特赦組織揭露針對婦女的網路暴力造成的影響
2017/11/20

國際特赦組織新的研究報告指出,社群媒體上針對女性的傷害與騷擾對女性造成令人擔憂的影響,世界各地的女性均回報這些在網路上遭遇的傷人經驗導致壓力、焦慮或恐慌發作。
國際特赦組織委託益普索-莫里(IPSOS MORI)進行民調,研究丹麥、義大利、紐西蘭、波瀾、西班牙、瑞典、英國和美國18至55歲女性的經驗。
上述8國中,將近四分之一(23%)的受訪女性表示她們曾經歷網路暴力或騷擾至少一次,從義大利的16%到美國的33%。高達44%的曾受網路暴力或騷擾的受訪女性表示,此類網路經驗讓他們感到人身安全受到威脅,有些人甚至不只一次這樣感受。
國際特赦組織科技與人權研究員Azmina Dhrodia:「對女性來說,網路可以是令人恐懼和負面的環境。眾所皆知,社群媒體上厭女和暴力猖獗,但這次的調查結果顯示這些網路暴力對成為受暴目標的女性造成的傷害。」
「不是下線之後一切就結束了。想像一下,你一打開APP就收到死亡威脅或是強暴威脅,或是擔心害怕私密照片在未經同意的狀況下被流傳到網路上。網路暴力特別危險的地方就在於流傳速度非常快速,一則傷害性貼文可以在幾分鐘之內變成一片猛烈的仇恨砲火。社群媒體公司必須開始嚴肅正視這些問題。」
壓力、焦慮和恐慌
國際特赦組織針對女性展開網路暴力與騷擾的經驗調查,受訪女性評價自己使用網路的程度普通至活躍。
在調查國家中,幾乎一半的女性(46%)回答她們曾遭受網路暴力或騷擾,認為本質上這些攻擊出於厭女或性別歧視。
五分之一到四分之一的女性(在義大利比例為19%)曾經歷過心理威脅或者性攻擊等暴力和騷擾。
所有國家的受訪者中,共58%的調查參與者曾經歷過基於種族歧視、性別歧視、恐同或恐跨的暴力和騷擾。
所有國家的受訪者中,26%受訪者的私人或身分資料被分享在網路上(俗稱”doxxing”,指冷酷無情、草率又毫無意義地公開他人隱私)。
超過半數的受訪女性曾遭來自完全不認識的陌生人的暴力或騷擾。
網路暴力所造成的心理影響可能十分具破壞性:
• 61%稱曾遭網路暴力或騷擾者,稱她們因此感到自尊心或自信低落。
• 超過一半(55%)的受訪者稱她們經歷過網路暴力或騷擾後,她們感到壓力、焦慮或恐慌。
• 63%的受訪者表示她們因為網路暴力或騷擾而睡不好。在紐西蘭,則有三分之一的受訪者回報此一影響。(75%)
• 超過一半(56%)的受訪者稱網路暴力或騷擾使他們長時間無法專注。
沉默效應
社群媒體平台對個人行使表達意見的自由來說十分重要,尤其是對女性和遭邊緣化族群。網路暴力和傷害對表達意見的自由造成直接的傷害。
超過三分之一的女性表示她們曾經在社群媒體平台上經歷傷害或騷擾,使她們不得不改變使用這些平台的方式。包括檢查自己的網路貼文:32%的女性說,她們因此不再貼出表達自己對某些議題看法的內容。
「社群媒體多方面促進了表達言論的自由,讓資訊取得更容易。但是當現實中針對婦女的暴力和歧視被複製到網路世界時,許多婦女因此退出公共討論,或因為害怕自己的隱私或安全受侵犯,而自我審查言論。」
約四分之一的受訪女性(24%)表示她們這些暴力曾讓她們擔心自己家人的安全。
社群媒體公司未盡全力
各國政府和企業都必須按照暴力的種類和嚴重程度,應對各式各樣的網路暴力和傷害。
在所有受訪國家中,更多人表示政府以政策因應此種網路暴力的努力做得不夠多,在瑞典則比其他國家多出5倍的受訪者認為政策不足以應付。在英國約有三分之一、美國和紐西蘭則有32%的受訪者認為因應網路暴力的政策不足。
本項調查也發現女性認為社群媒體公司應該做得更多。調查結果只有18%的女性認為社群媒體公司的因對方法非常、相當或完全適當。
Azmina Dhrodia表示:「社群媒體公司有責任尊重人權,包括表達言論的自由。他們須確保使用自家平台的女性能夠毫無畏懼地,自由地行使表達意見的自由。」
國際特赦組織強調,表達意見的自由保護言論自由,其中可能也含冒犯性、令人不舒服或性別歧視的言論。然而,表達意見的自由並不包含提倡仇恨或暴力的言論。除此之外,每個人均享受相同表達言論的自由,包括讓女性表達自己,不受暴力或傷害地活著。無論是在現實世界或網路世界。
社群媒體平台清楚地表達他們不容忍基於一個人的性別或其他形式的自我認同,故意傷害的行為。現在,他們必須執行他們的社群經營政策。他們也應該培養一個鼓勵、賦權使用者利用各種方式充分保護自己的安全和隱私,譬如封鎖、靜音和過濾內容。這將為女性以及所有使用者創造更加安全、不具傷害性的網路使用經驗。
社群媒體公司也必須確保負責監督工作者受過培訓,了解如何辨別在該公司的平台上,基於歧視或其他和自我身分認同相關的威脅與傷害。
國際特赦組織也要求各國政府確保有充分法律、政策、落實措施並實施訓練,以避免並終結針對婦女的網路暴力和傷害。然而,也必須確保限制和處罰不過當,而且正當的行使言論自由不受到過度限制和處罰。處理網路暴力和傷害不可被用來作為削弱表達言論自由的藉口。
調查方法
此次研究委託益普索-莫里(Ipsos MORI)執行,利用網路抽樣調查500名年齡介於18到55歲的各國女性,以益普索-莫里網路調查系統執行。
在每一個國家,按照各國已知人口結構的年齡、區域以及就業狀態實際抽樣。
蒐集所得的數據利用邊際加權方法(RIM weighting method)對抽樣樣本進行加權,以修正潛在的抽樣偏誤。
各國抽樣的調查樣本被設計成能代表該國女性,各國誤差範圍約介於3%-4%之間。
總體而言,在8國調查4,000名女性,共911人表示自己曾經遭受網路暴力或騷擾,688人表示曾在社群媒體上遭受網路暴力或騷擾。
國家 |
總受訪女性人數(18到55歲) |
表示自己曾受網路暴力或騷擾人數 |
表示自己曾在社群媒體上遭受網路暴力或騷擾人數 |
英國 |
n=504 |
n=106 |
n=85 |
美國 |
n=500 |
n=167 |
n=139 |
紐西蘭 |
n=500 |
n=142 |
n=116 |
西班牙 |
n=500 |
n=94 |
n=68 |
義大利 |
n=501 |
n=81 |
n=62 |
波蘭 |
n=501 |
n=86 |
n=56 |
瑞典 |
n=500 |
n=147 |
n=99 |
丹麥 |
n=503 |
n=88 |
n=63 |
*n為樣本量
更多影音
人權影音
- 全球
酷刑工具是如何被警方用來針對示威者?
人權影音
- 全球
阿姆內斯提青春大舞台 2024高中生人權營
人權影音
失去眼睛的警察暴力倖存者萊迪述說她的遭遇
人權影音
- 全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