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盟必須在《人工智慧法案》的表決中保護人權
國際特赦組織在致歐洲議會主要領導委員會成員的公開信中表示,在歐洲議會(European Parliament)於 2024 年 5 月針對《人工智慧法》(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ct)進行表決之前,歐盟具有監管人工智慧技術以保護和促進人權的機會。
國際特赦組織人工智慧監管倡議顧問 Mher Hakobyan 表示:「《人工智慧法案》為歐盟立法者提供了可以制止使用歧視性和侵犯權利的人工智慧系統的機會。」
「歐盟必須禁止使用歧視性人工智慧系統,這些系統對邊緣族群(包括移民、難民和尋求庇護者)造成了不成比例的影響。此類技術對人和族群進行特徵分析,聲稱可以『預測』犯罪,或『識別』出可能構成安全風險的人,甚至導致他們被剝奪庇護權。歐盟立法者絕不能錯過這個機會,禁止仰賴人工智慧執行的某些行為,並保護移民、難民和尋求庇護者的權利,使其免受人工智慧所帶來的有害影響。」
「大規模監控技術,例如回溯和即時遠端生物辨識技術工具,亦必須禁止使用。法律草案也必須禁止歧視性的社會評分制度,這些制度妨礙人們獲得基本的公共和私人服務,例如子女撫養福利和教育。」
歐盟立法者絕不能錯過這個機會,禁止仰賴人工智慧執行的某些行為,並保護移民、難民和尋求庇護者的權利,使其免受人工智慧所帶來的有害影響。
——國際特赦組織人工智慧監管倡議顧問 Mher Hakobyan
「《人工智慧法案》也應解決出口到第三國的歐洲技術發展問題。首先,歐洲禁止的人工智慧系統不應被允許出口到國外。其次,允許出口的高風險技術必須同樣符合在歐盟內銷售高風險技術的監管要求。」
「當公共和私人機構在歐盟使用人工智慧系統時,必須有強而有力的問責和充分透明的措施。這些行為者必須披露他們所使用的高風險人工智慧系統,並公開全面的人權影響評估。很重要的是如此一來,受人工智慧系統侵害的人才能尋求賠償,而《人工智慧法》應以此為目的建立機制。」
背景資訊
歐盟執委會(The European Commission)於 2021 年 4 月 21 日提出管制人工智慧使用的立法草案。代表歐盟成員國政府的歐盟理事會(Council of the EU)於2022年12月通過其立場文件。歐洲議會計劃於今年春季確定其立場,隨後該機構將與歐盟執委會及歐盟理事會共同協商,達成關於該法規的共識文字。
國際特赦組織秘書長阿格妮斯.卡拉馬爾(Agnès Callamard)在其撰寫的最新公開信中,呼籲歐洲議會成員禁止使用某些與移民、難民及庇護申請者人權相斥的人工智慧系統。該公開信於2023年4月26日發表。國際特赦組織作為由歐洲數位權利組織(European Digital Rights Network, EDRi)領導的公民社會組織聯盟的一部分,一直呼籲制定保護並促進人權的歐盟人工智慧法規。
2023年4月19日,國際特赦組織與聯盟夥伴共同發表了一份公開聲明,呼籲歐洲議會在即將進行的表決前,確保《人工智慧法案》能保障人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