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色列必須結束佔領巴勒斯坦來停止助長種族隔離和系統性人權侵害
在國際法院(International Court of Justice,ICJ)開始舉辦公開聽證會檢視以色列長期佔領的法律後果之時,國際特赦組織表示,以色列必須結束自1967年以來殘酷佔領加薩和約旦河西岸(包含東耶路撒冷)的行為。
2022年12月,聯合國大會通過決議,要求國際法院針對以色列在巴勒斯坦佔領區(Occupied Palestinian Territories,OPT)的政策和做法之合法性、以色列行事之後果,向其他國家和聯合國提供諮詢意見。公開聽證會隨後於2024年2月19日至26日在海牙舉行。超過50個國家、非洲聯盟、阿拉伯國家聯盟和伊斯蘭合作組織計畫參與會議。
世界必須認知到:終止以色列的非法佔領,是終止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佔領區一再發生人權侵害的前提。
國際特赦組織秘書長阿格妮斯・卡拉馬爾
國際特赦組織秘書長阿格妮斯・卡拉馬爾(Agnès Callamard)表示:「以色列佔領巴勒斯坦,是全世界最久的佔領,也是最致命的佔領之一。數十年來,這場佔領充滿了針對巴勒斯坦人實施的大規模系統性人權侵害。佔領也讓以色列得以針對巴勒斯坦人實施並鞏固種族隔離制度。」
「多年來,以色列的軍事佔領已逐漸演變為公然違反國際法的永久佔領。」
「國際法院已經判定加薩走廊佔領區有真實急迫的種族滅絕風險;目前在當地肆虐的衝突,已經讓以色列在巴勒斯坦佔領區長期犯下國際罪行卻有罪免責的災難性後果成為矚目焦點。世界必須認知到:終止以色列的非法佔領,是終止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佔領區一再發生人權侵害的前提。」
「永久」佔領
根據國際人道法,在衝突期間佔領領土只能是暫時行為。佔領政權必須出於當地人口的利益管理佔領區域,並且盡其所能維持佔領初期的狀況,包含遵守現有的法律,以及避免造成人口變化或改變佔領地區的領土完整性。
以色列的佔領並未遵守上述國際人道法的基本原則。以色列佔領的時長持續了超過半個世紀,加上當局非法正式併吞東耶路撒冷佔領區,以及透過沒收土地和擴建屯墾區,在實質上併吞了約旦河西岸的大片土地,這清楚證明以色列的意圖就是永久佔領,以及讓佔領政權及其公民得利。
即使在2005年以色列部隊撤出、屯墾者搬離之後,加薩走廊仍遭佔領,因為以色列維持對其領土和人口的有效控制,包含控制其邊界、領海、領空和人口登記。16年來,以色列的非法封鎖嚴格限制人口和貨品流動,摧毀了加薩的經濟;而不斷發生的衝突事件導致數千名平民傷亡,也破壞了加薩多數基礎建設和房屋。這就是加薩遭遇佔領的經驗。
國際特赦組織秘書長阿格妮斯・卡拉馬爾表示:「各國皆必須再次檢視其與以色列的關係,確保自身並未助長佔領的情況或助長種族隔離制度。今天,在歐洲外交部長於布魯塞爾集結之時,現在迫切需要明確、一致地呼籲終止以色列的佔領。」
佔領之下的生活
生活在以色列佔領之下的巴勒斯坦人遭受各種人權侵害,而這樣的侵害是由制度化政權的系統性統治和壓迫所維持。表面上為佔領而通過的歧視性和壓制性法律,實際上是為以色列的種族隔離目的而服務,使巴勒斯坦佔領區全境的巴勒斯坦人被分裂和隔離,同時非法剝削他們的資源、恣意限制其權利和自由,且幾乎控制他們生活的所有層面。
甚至就在最近的衝突之前,加薩的巴勒斯坦人已遭受以色列軍方多次攻擊,在2008年至2023年間至少6次,此外還有長期的陸海空封鎖,讓以色列得以維持對加薩的有效控制和佔領。在攻擊期間,國際特赦組織記錄到非法攻擊不斷發生的模式,可構成戰爭罪,甚至是危害人類罪;長期封鎖則可構成集體懲罰,亦屬於戰爭罪。
56年來,巴勒斯坦佔領區的巴勒斯坦人被困在以色列殘酷佔領的壓迫之下,遭受系統性歧視。
國際特赦組織秘書長阿格妮斯・卡拉馬爾
在約旦河西岸,包含被佔領的東耶路撒冷,巴勒斯坦人不斷面臨過度武力、非法殺害、恣意逮捕、行政拘留、強迫流離失所、拆除房屋、沒收土地和自然資源,以及剝奪基本權利和自由。以色列的多層次封鎖制度,因大規模監控、實體屏障和法律限制而得以提升強度,這包含了非法圍牆/圍籬、上百個檢查站和路障以及恣意許可證制度,導致巴勒斯坦人的行動自由受限,公民權也長期遭受剝奪。
以色列徹底漠視國際法的多起案例中,最具代表性的是在巴勒斯坦佔領區全境不斷增建以色列屯墾區(定居點),以及在1967年戰爭後立即非法併吞東耶路撒冷佔領區,更在1980年將其納入憲法。包含東耶路薩冷佔領區在內,巴勒斯坦佔領區目前至少有300處以色列非法屯墾區和軍事基地,人口則有超過70萬以色列屯墾者(定居者)。
國際特赦組織秘書長阿格妮斯・卡拉馬爾表示:「56年來,巴勒斯坦佔領區的巴勒斯坦人被困在以色列殘酷佔領的壓迫之下,遭受系統性歧視。他們日常生活的每一個面向都受到以色列當局干預和控制,以色列當局限制他們移動、賺取生計、追求教育和專業成就、享有良好生活品質的權利,也剝奪他們使用自己土地和取得自然資源的權利。」
「以色列也持續其惡意掠奪土地的政策,不斷擴大非法屯墾區,不但違反國際法,也對巴勒斯坦人的人權和安全造成毀滅性後果。數十年來,暴力的以色列屯墾者不斷地攻擊巴勒斯坦人,卻幾乎完全有罪免責。」
嚴苛的控制制度
以色列在巴勒斯坦佔領區實施的嚴苛控制制度,包含龐大的軍事檢查站網絡、圍籬/圍牆、軍事基地和巡邏,以及一系列壓迫性的軍事命令。
以色列控制了巴勒斯坦邊界、人口登記、供水、電力、通訊服務、人道援助和發展援助,強迫其使用以色列貨幣,對巴勒斯坦佔領區內巴勒斯坦人的經濟和社會發展造成毀滅性影響。
以色列已非法封鎖加薩走廊長達16年,封鎖程度自2023年10月9日進一步加強,上述控制在加薩走廊導致前所未有的殘酷景象。加薩的非法封鎖加上以色列頻繁的軍事行動,使加薩走廊陷入現代最嚴重的人道和人權危機之一。
國際特赦組織秘書長阿格妮斯・卡拉馬爾表示:「以色列身為佔領政權,有義務確保控制領土居民的福祉並讓其受到保障。然而,以色列犯下嚴重、系統性的人權侵害卻有罪免責。以色列表示需要這些殘酷政策來維持安全,但安全永遠不能合理化種族隔離、非法併吞和非法屯墾區,或對受保護人口犯下戰爭罪的行徑。為以色列人和巴勒斯坦人確保安全的唯一方法,就是維護所有人的人權。」
終止佔領,代表解除加薩的殘酷封鎖、拆除包含東耶路撒冷在內約旦河西岸的以色列屯墾區,以及歸還非法併吞的土地,進而恢復巴勒斯坦人的權利。這樣就能讓巴勒斯坦人在居住地自由行動,也能讓因為身分證上法律地位不同而分隔兩地的家庭團圓(例如耶路撒冷和約旦河西岸或加薩走廊居民),也能減輕大規模苦難和終結大規模人權侵害。
終止佔領也有助於解決針對以色列人的暴力和戰爭罪行一再發生的根本原因之一,進而改善人權保障,並確保各方受害者獲得正義和賠償。
背景資訊
2022年12月30日,聯合國大會通過A/RES/77/247決議,要求國際法院針對長期佔領造成的法律後果、1967年來巴勒斯坦佔領區的屯墾區和併吞土地、以色列政策和做法對佔領的法律狀態之影響,以及這種狀態對所有國家和聯合國有什麼法律後果等關鍵問題提出諮詢意見。
國際法院預計於2024年稍晚發表諮詢意見。
60年以來,國際特赦組織長期記錄以色列部隊在巴勒斯坦佔領區犯下嚴重的人權侵害,卻有罪免責的情形。2022年,國際特赦組織發布報告《以色列針對巴勒斯坦人的種族隔離制度:殘酷的統治制度以及危害人類罪》,內容特別指出在延續種族隔離制度方面,以色列部隊及其佔領扮演根深蒂固的角色。報告的許多結論和建議強調現在急需終止以色列的佔領,以移除讓危害人類罪和戰爭罪猖獗的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