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度人權報告|亞洲:中國、香港

國際特赦組織2023年度人權報告,在全球和區域層面將這些人權問題連結起來,並展望對未來的影響。這份報告分析了2023年155個國家的人權狀況,並對應採取的行動提出呼籲;這份報告展示了政府及其他行為者可以採取哪些措施來應對這些挑戰並改善全世界人民的生活。

本報告記錄了 2023 年國家和區域層級的重要人權發展,並對當前的重大人權挑戰進行了全球分析。這包括國際特赦組織在 2023 年監督人權狀況的國家或地區的相關內容。


中國

中華人民共和國

國家安全不斷成為阻礙行使人權的藉口,包含表達自由、集會自由與結社自由。許多議題的線上和線下討論遭受嚴格審查。人權捍衛者遭受恣意拘留和不公正審判。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的人權現況依然非常惡劣,針對維吾爾人、哈薩克人及該地區內其他主要為穆斯林的少數民族所犯的嚴重人權侵害並不會遭到究責。聯合國專家提出新的擔憂,表示政府的政策和計畫導致少數民族的語言和文化遭受破壞,包含西藏人。女性權利社運人士遭受騷擾、恐嚇、恣意拘留和不公正審判。當局仍大規模禁止和平示威,並以國家安全相關指控關押泛民主社運人士、記者、人權捍衛者等人,香港的公民空間變得更加限縮。當局甚至試圖逮捕流亡海外的反對派社運人士。香港法院在幾起指標性案件中,做出有利於部分LGBTI族群權利的判決。

背景

中國遭遇嚴重經濟衰退,16歲至24歲的青年失業率達到21.3%,創下新高。工廠關閉導致勞工罷工人數達到近年最多,減薪也引發勞工示威。

中國共產黨和政府長期缺乏透明度,這樣的情形可由幾個案例證明,包含外交部長秦剛和國防部長李尚福突然失蹤,以及前總理李克強突然去世。

表達自由、結社自由與集會自由

中國當局時常以維護國家安全為藉口濫用法律,持續大幅限縮表達、結社與和平集會自由等權利。

參加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烏魯木齊2022年11月社區火災受害者紀念活動,以及反對Covid-19限制政策相關示威(由於示威者高舉空白紙張,又稱為「白紙革命」)的民眾不斷遭受騷擾。據信遭受拘留的數十名示威者多為青年,其中包含曹芷馨、李元婧、翟登蕊和李思琪,這4名示威者在被拘留約4個月後於4月保釋出獄。

6月,外交部發言人證實維吾爾族大學生卡米萊・瓦依提(Kamile Wayit)於3月被判「宣揚極端主義」有罪,罪行據稱為在中國社群媒體平台「微信」上發布白紙革命的影片。卡米萊・瓦依提據報患有憂鬱症和其他健康問題,她被判3年有期徒刑。

8月,中國立法機構宣佈提案《治安管理處罰法》修法,禁止「有損中華民族精神、傷害中華民族感情」的服裝和言論。中國法律專家提出擔憂,表示特定提案條文缺乏定義和範圍,可能賦予當局過多權力來限制自由。

7月,中國網路監管機構採用新指導原則管理「自媒體」部落格和社群媒體帳號,規定帳號所有人在發布時事或國際政治相關貼文時,有責任確保內容事實正確並標註資料來源,社群媒體用戶遭受更嚴格的管制。社群媒體企業隨之採用新政策,要求網紅及追蹤人數眾多的人公布真名,引發隱私權相關擔憂。

中國當局持續針對記者,包含地緣政治緊張相關事件。6月,中國和印度政府關係緊張之際,《印度斯坦時報》(Hindustan Times)記者遭驅逐,印度正式媒體在中國的工作畫下句點。10月,曾任職於中國國營電視台環球電視網的澳洲記者成蕾獲釋。2020年8月,她因疑似「為境外提供國家秘密」遭受拘留。

人權捍衛者

政府持續系統性地針對人權捍衛者,藉此打壓異議和限縮公民空間。2023年有許多以定義模糊的國家安全指控起訴的案件,被告包含律師、學者、記者、社運人士和非政府組織成員。

著名社運人士被判處多年有期徒刑,舉例而言,法律學者許志永和人權律師丁家喜於2022年被叛「顛覆國家政權」有罪,其後於2023年4月分別被判14年及12年有期徒刑。他們在2019年參加了一場非正式聚會,討論中國的公民社會狀況和時事,會後有數十名與會人員遭到當局針對。

人權律師常瑋平也有出席這場聚會,他在2020年遭到拘留,後來描述了他在拘留期間遭受酷刑的細節。2023年6月,常瑋平因「顛覆國家政權」被判3年半有期徒刑。他在閉門審判中被判有罪後近一年才得到刑期判決。

4月,人權律師余文生和妻子許艷,在首都北京前往與歐盟代表團外交官會面的路上遭警方拘留。10月,他們被控「尋釁」和「煽動顛覆國家政權」。余文生先前曾因其人權工作遭關押。

公民記者張展於2020年5月遭拘留,隨後被判4年有期徒刑。2023年7月,因為長期絕食造成的影響,她進入上海的監獄醫院接受治療。

10月,資深人權律師李昱函因「尋釁滋事」和「詐欺」被判6年半有期徒刑。李昱函自2017年底遭受拘留,當時禁止她定期與律師會面和接受醫療照護,據稱也遭受其他形式的不當對待。李昱函現已高齡70多歲且健康狀況不佳。

不少人擔心法律修正案將讓當局更容易針對人權捍衛者。曾用於針對人權捍衛者的《反間諜法》修法,新版條文擴大間諜活動的範圍,也賦予國家更多權力調查間諜相關事項。

女性權利

5月,《消除對婦女一切形式歧視公約》委員會就針對女性人權捍衛者的恐嚇、騷擾和性與性別暴力,以及因與該委員會來往而遭受騷擾的回報案件提出擔憂。

2月,當局准許女性與健康權利捍衛者何方美與律師見面,這是她在遭拘留將近2年半後第一次能與律師見面。何方美為安全疫苗和兒童正義進行倡議,也為自己的女兒倡議,她認為女兒的健康因不安全的疫苗而受到傷害,因此於2022年5月被控「重婚」和「尋釁滋事」而接受審判,目前正在等待判決結果。在何方美遭拘留後,據報當局將她2位年幼的女兒送進身心科醫院、為她的兒子安排寄養,還禁止其他家庭成員與這些孩子接觸。

9月,著名的#MeToo社運人士兼記者黃雪琴和勞工權利社運人士王建兵的審判開始。由於他們參與非暴力示威訓練,以及參加王建兵家的私人聚會討論公民社會空間限縮,他們於2021年9月被捕且被控「煽動顛覆國家政權」。

難民與移民權利

先前早有多次警告,指出脫北後返回北韓的人可能面臨嚴厲處罰,包含強迫失蹤、酷刑和其他不當對待,甚至可能遭受處決。多則報導指出中國不顧警告,仍將超過500名脫北者遣送回北韓,其中多數為女性。10月,18名聯合國專家呼籲中國不再遣返北韓人(詳見北韓之段落)。

打壓異議

中國在海外打壓異議的擔憂仍然持續,中國當局施壓其他國家,強行遣返在返國後可能面臨恣意拘留、酷刑和其他人權侵犯的中國國民。7月,人權律師盧思位遭寮國警方拘留,並於9月遣送回中國,他在返國後遭拘留數週。雖然盧思位已保釋出獄,他的行動和表達自由仍嚴重受限。

報導指出楊澤偉(網名喬鑫鑫)發起網路倡議,要求終結中國的網路審查後,在5月於寮國被捕。7月,楊澤偉的家人收到通知,表示他拘留在湖南省衡陽市的青少年看守所。

民族自治區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

聯合國人權事務高級專員辦事處於2022年發布報告,記錄到中國政府在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內,針對維吾爾人和其他多數為穆斯林的少數民族犯下的疑似危害人類罪行為,報告同時提供改善建議,但國際特赦組織並未找到任何證據顯示有進行改善。9月,聯合國人權事務高級專員再次呼籲「大力補償行動」。與此同時,當局持續系統性打壓維吾爾人、哈薩克人和其他多數為穆斯林的少數民族,有罪免責的現象依然根深蒂固。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8月訪問烏魯木齊時,呼籲當地政府加強對「非法宗教活動」的控制。

自從鎮壓於2017年開始,已有高達100萬人遭恣意拘留在拘留營和監獄。2023年,還有更多人遭拘留和不公正審判。6月,烏魯木齊法院以「分裂國家罪」,判處維吾爾學生祖爾亞・亞辛(Zulyar Yasin)15年有期徒刑。他的母親熱依拉・加拉利丁(Rahile Jalalidin)為兒子的判刑進行示威後,於7月遭警方逮捕。

哈薩克族的記者兼藝術家加娜古麗・朱馬太(Zhanargul Zhumatai)與海外線人聯絡,發聲反對當局徵收哈薩克畜牧社群在烏魯木齊的土地,用於鋪設道路和建造水力發電廠。2月,國家安全警察將她從烏魯木齊的家中逮捕拘留。加娜古麗・朱馬太先前曾拘留在拘留營超過2年,其間因缺乏醫療照護而引發心臟問題。

獨立研究員和媒體不斷報導維吾爾人遭強迫勞動。9月,國際勞工組織代表團訪問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針對中國2022年正式簽署的國際勞工組織第29號和第105號公約之執行展開「技術討論」,上述公約與強迫勞動有關。

西藏

藏人遭受的嚴重歧視和權利限制,對其文化認同和語言的損害愈來愈嚴重。2月,5名聯合國專家致函中國政府,提出對於勞動力轉移計畫的擔憂,在此計畫中,據稱有數百萬名住在鄉村的藏人被迫離開自己的家鄉和傳生計,被安置在低技術、低工資的製造工作。專家指出這種做法可能對西藏少數民族的語言、文化習俗和宗教產生負面影響,且可能構成強迫勞動人口販運。

3月,聯合國經濟、社會與文化權利委員會對於當局所提出的緩解貧困機制和重新安置,表面上有助於生態復育,實則對小規模農夫和牧民(包含西藏遊牧族群)的生活和生計會產生負面影響表示擔憂。該委員會敦促立即終止非自願重新安置和搬遷這些族群。委員會亦提出對於據報有計畫消除西藏文化和語言、關閉以藏語和其他少數民族語言授課的學校,以及強迫西藏兒童就讀寄宿學校等同化計畫的擔憂。

LGBTI族群權利

2022年,2名學生在清華大學校園內發送彩虹旗,隨後因「違反校規」遭懲處。2023年2月,這2名學生為推翻懲處決議而起訴教育部。此案相關資訊在社群媒體上遭封鎖。

當局也持續對LGBTI族群施加壓力。5月,中國最早成立、最大的LGBTI倡議與支持組織「北京同志中心」,宣佈「由於不可抗力因素」即將關閉。8月的七夕當天,微信沒有提出任何理由,就封鎖數個LGBTI團體的帳號,包含「中國跨性別兄弟會」、「北京女同志中心」,以及「出色夥伴」(Trueself)北京分部。

死刑

死刑判決和執行數量仍被列為國家機密,因此死刑使用狀況的相關資訊有限。中國的死刑仍然適用於46項罪行,包含未達國際法和國際標準中「最嚴重罪行」門檻的非致命罪行,例如毒品販運等。

官方媒體報導了幾名被告被判處死刑的案例,余華英便是其中之一。9月,貴陽市中級人民法院因她在1990年代綁架和販運兒童而判處死刑。12月,菲律賓政府公開表示,中國無視其減刑請求,以毒品販運罪處決了2名菲律賓人。

勞工權利

聯合國經濟、社會與文化權利委員會提出對於不安全工作條件和普遍職場騷擾的擔憂,包含性騷擾女性,以及調查違反相關法律和規範指控的勞動監察機制不足。該委員會也提出對於意外和醫療保險不足的擔憂,尤其是非正規部門工作者,以及從鄉村前往都市工作的勞工等人之社會安全保險不足。

享有健康環境的權利

2月,全球能源監測(Global Energy Monitor)和能源與潔淨空氣研究中心(Centre for Research on Energy and Clean Air)發表了一份報告,發現2022年中國燃煤發電廠的建造量,是全球所有其他地區總和的6倍。9月,中國氣候特使解振華表示逐步完全淘汰化石燃料「是不現實的」。聯合國經濟、社會與文化權利委員會於2月提出終止燃煤發電廠的許可並暫停其融資之建議,中國卻不顧建議,重新開始本已暫停工程的燃煤發電廠,也允許國內外建造新電廠。

香港特別行政區

表達、結社與集會自由

香港當局持續利用2020年的《國家安全法》(簡稱《國安法》),以及《刑事罪行條例》中殖民時期的煽動叛亂條文與其他限制性法律,對抗泛民主倡議者、記者、人權捍衛者等人士。

2月,47名泛民主倡議者的審判開始,這是至今為止被告人數最多的國家安全訴訟,他們全數因參與最終延期的2020年香港立法會選舉之非正式政黨初選,被控國安法下的「串謀顛覆國家政權」。其中多數人在審判開始前已拘留超過2年,若被判有罪,有些人最高面臨終身監禁。

黎智英是現已停刊的泛民主報紙《蘋果日報》發行人兼創辦人,他的國家安全和煽動指控審判多次延遲,最終於12月開始,距離最初訂下的日期已過一年。他從2020年8月起遭拘留。3月,有5名聯合國人權專家致函中國政府,表達對於黎智英明顯因批評中國政府且支持香港民主,而遭逮捕、拘留和多次起訴的深切擔憂。

3月,國家安全警察以持有禁書為由,將兩名男子以「煽動罪」逮捕,他們所持之兒童書籍的作者和發行人於2022年被判煽動罪。雖然兩名男子已保釋出獄,仍面臨最高2年有期徒刑。

2020年實施《國安法》後,多數泛民主和人權團體停止運作,但團體成員的訴訟持續進行。2021年,警方依據《國安法》要求香港市民支援愛國民主運動聯合會(支聯會)提供成員、資金和活動資訊遭拒。2023年3月4日,3名支聯會成員鄒幸彤、鄧岳君和徐漢光,因拒絕服從被判有罪。鄒幸彤是支聯會前副主席,她拒絕限制表達自由權的保釋條件,因此在等待上訴結果期間仍受拘留。她曾遭多次單獨監禁。

3月1日,香港當局解除Covid-19疫情的公眾集會限制規範。然而,示威權仍受嚴格限制,香港也依然瀰漫恐嚇的氣氛。3月,香港婦女勞工協會取消慶祝國際婦女節的遊行,原因似因警察擔心「暴力團體」將會出席,進而威脅參與者可能被捕。

6月,香港政府請求法院命令禁止熱門泛民主示威歌曲〈願榮光歸香港〉,並威脅依據《國安法》或煽動罪起訴任何表演、公開播放或發行這首歌的人。

維多利亞公園每年舉辦燭光守夜紀念天安門事件,直到2020年被禁為止。2023年6月4日和5日,警察在維多利亞公園附近逮捕至少32人。警方聲稱被拘留的人「展示帶有煽動性言論的抗議物品、喊口號並做出非法行為」。所有人隨後皆在未受指控的情況下獲釋。

「612人道支援基金」的成立目的為替2019泛民主示威參與者支付法律和其他費用,但於2021年解散。2023年6月,基金的前工作人員及相關人士,因涉嫌國安法的「串謀勾結外國或者境外勢力」及「煽惑暴動」,共有10人被捕。他們被控為逃離香港的人或倡議制裁香港官員的組織提供財務援助,而接受境外組織捐款。

7月,5名聯合國專家致函中國和香港政府,對2022年12月發佈的「眾籌活動規管」提案之人權影響表達擔憂。他們特別強調,採用定義模糊的國家安全和反恐理由作為評估募資活動性質和目的之主要標準,將對結社、和平集會與表達自由造成風險。

9月,香港中文大學23歲的中國法律博士生曾雨璿,因計畫展示描繪了丹麥藝術家紀念天安門事件雕塑作品的布條,對煽動認罪並被判6個月有期徒刑。由於曾雨璿在審前拘留時已服完大部分刑期,本應於10月出獄,卻遭遣送至中國,且據信遭禁止通續拘留。這起事件被認為是來自中國的人士首次因煽動罪定罪後被驅逐出香港的案例。

12月,警方以在區議會選舉中以「煽惑他人不投票或投無效票」為由逮捕了7人,並對另外2名旅居海外的人發出逮捕令。

打壓異議

當局持續針對在海外批評香港當局的人進行打壓。7月,警方對8名社運人士發布逮捕令,包含自願流亡澳洲、英國和美國的3名前議員。他們被控違反《國安法》,並懸賞100萬港幣(約為台幣402萬元)以獲得可導致他們被捕的相關資訊。10月,4名聯合國專家對當局發布逮捕令的行為表達嚴正關切,同時呼籲重新審議《國安法》。12月,當局再對其他5名海外香港社運人士發布通緝令,並提供相同金額的懸賞。

11月,23歲的香港學生袁靜婷因在就讀日本一所大學的留學期間,在社群媒體上發布「煽動」訊息,被判2個月有期徒刑。袁靜婷3月返回香港更新身分證時被捕,她認罪發表13則支持香港獨立的貼文。

12月,著名學生社運人士周庭在Instagram發表貼文,描述自己被要求必須前往中國參加「愛國」活動和參訪,才能拿回護照、前往加拿大留學。周庭於2020年遭拘留,但在2021年獲釋後仍受監控,護照也被沒收。在抵達加拿大後,周庭表示擔心自己可能永遠無法再回到香港,若返回香港則有遭人權被侵犯的風險。

LGBTI族群權利

針對歧視性政策和法律所提出的挑戰,法院給出的裁決讓LGBTI族群的權利有了正面的進展。2月,香港終審法院裁定政府侵犯了2名跨性別人士的權利,因為政府以他們未接受完整性別重置手術為由,駁回變更身分證所載性別的申請。

8月,在一對女同性戀伴侶的案件中,高等法院於法律上承認未經妊娠的一方,是孩子的第二位女性家長。9月,在另一案的指標性判決中,儘管終審法院拒絕承認同性婚姻,但也裁定政府具有憲法義務,提供另一個法律架構承認同性關係。終審法院設定了2年期限,讓同性伴侶的權利與異性伴侶有相同保障,包含就醫和繼承。

10月,上訴法院在另外2起案件中宣布,政府剝奪同性已婚伴侶公共住宅租賃和產權的做法,具有歧視性。法院還作出了有利於給予同性伴侶平等繼承權的裁決。


國際特赦組織每年都會記錄世界的人權狀況。

國際特赦組織的研究顯示,在世界各地,當局持續侵犯具有普世性的自由權利。國家和武裝團體正在破壞和扭曲戰爭規則,種族歧視是一些武裝衝突及其應對措施的核心。經濟危機、氣候變遷和環境惡化對邊緣化社群造成了不成比例的影響。為這些社群的權利進行倡議的人權捍衛者,在當局廣泛鎮壓異議的情況下成為目標。針對婦女和女童以及 LGBTI 族群權利的強烈抵制越演越烈。網路上針對某些種族群體的煽動性仇恨內容和其他有害內容的情況日益增加。同時,人工智慧的進步被用來限制自由和侵犯人權。

因為你 我們有改變世界的力量

鼓舞人們 挺身關切不義 驅動人性 心存同情同理 攜手人群 讓世界更親近 致力人權 全球普世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