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度人權報告

2022年,世界有許多角落爆發新的衝突,不然就是舊日衝突再起,而那些曠日持久的紛爭依然存在。在衝突的現場,各種違反國際人道主義法的行為導致駭人聽聞的人類悲歌。對於不同衝突對人權的嚴重影響,如何對逃離衝突的人加以保護,以及其他嚴重侵犯人權,有些甚至構成危害人類罪的行為,國際社會做出的反應並不一致。這些違反國際人道法的事件,包括對言論自由、結社自由、和平集會自由和抗議活動的嚴厲鎮壓。面對這樣的鎮壓,捍衛人權人士往往首當其衝。

在此同時,針對婦女、女童和 LGBTI 族群的性別暴力仍然是個全球性問題,即使人們改善了部分立法以提供保護,仍是如此;此外,墮胎權方面是同時遭遇挫折和進展。儘管許多國家開始擺脫 COVID-19 的陰影,但還是有不少國家還是處於影響之下。此次疫情所造成的相關經濟危機,以及不可持續債務、衝突和氣候變遷,助長了生活成本和糧食不安全程度急遽飆升。這些挑戰以不成比例的力道給位處最邊緣的人們造成衝擊,並導致不平等加劇。

這些議題,都是國際特赦組織 2022年針對 156 國所做研究中發現最為深刻的問題,而且彼此具有緊密關聯。對異議實施鎮壓,助長了通往衝突之路。發生於 2021 年的武裝衝突和政變,為公民社會遭到鎮壓吹響了前奏曲。對婦女和女童的性暴力是武裝衝突的一個殘酷特徵。戰爭、政治危機、生活成本上升、對墮胎權的限制、對婦女的暴力和歧視是抗議的重要驅動力。從一些違反人權法的行為模式中,國際特赦組織的研究揭示了證據,顯示科技巨頭的商業模式造成越來越重大的危害,以及我們迫切需要採取更大膽的行動來對付氣候危機和環境退化。

國際人道法和流動人口權利遭到侵害

世界各地都有新、舊衝突爆發,而曠日持久的衝突仍未停歇。政府軍和武裝團體應對違反國際人道法和侵犯人權行為負責,在某些情況下已構成戰爭罪和危害人類罪。

在歐洲,俄羅斯軍隊以侵略行為入侵烏克蘭,襲擊平民,實施法外處決和無差別攻擊,並在冬季將攻擊目標對準了該國的能源基礎設施。在非洲,政府軍和武裝團體在衣索比亞、剛果民主共和國和沙赫爾地區等地作戰,造成數千名平民死亡,其中一些是大規模殺戮。在中東和北非,利比亞、敘利亞和葉門的長期衝突沒有停止跡象,以色列和巴勒斯坦武裝團體之間於八月爆發武裝敵對行動,這些事件的特點都是實施無差別空襲而造成平民傷亡,或是實施其他非法攻擊。阿富汗同樣犯下戰爭罪,塔利班在那裡繼續對前任政權和安全部隊成員進行報復性殺戮。

性暴力在不同區域的衝突中都有發生,包括做為戰爭武器。在中非共和國和南蘇丹,數十名婦女和女童指稱,她們在政府軍與武裝團體之間的衝突或武裝團體的襲擊中遭到性侵。在衣索比亞,提格雷尼亞軍隊犯下多起與衝突有關的性侵和其他性暴力事件。在烏克蘭,除了俄軍實施性暴力的報告外,婦女還面臨其他身為女性獨有的威脅,因為俄軍對醫療設施的襲擊,導致孕婦醫療服務大幅減少。

積極方面的作為我們可以看到,聯合國大會的多數國家對俄羅斯侵略烏克蘭發出譴責,聯合國人權理事會在侵略發生後迅速採取行動成立調查委員會。過去曾多次發生聯合國安理會在許多衝突中未能採取行動,這一次,聯合國大會提高了安理會常任理事國行使否決權的政治成本。為此,聯合國在四月通過一項決議,要求大會要在理事會每次動用否決權時自動召開會議。 在俄國濫用否決權,試圖阻擋一項要求俄方取消其九月份決定吞併烏克蘭四個部分遭占領地區的安理會決議後,聯合國大會隨後舉行了會議,譴責此一舉動,認為其屬無效和非法。然而,俄國滿足自身利益的行動,並不是衝突局勢中人們對侵犯行為採取選擇性做法的唯一情況。

西方國家以口頭支持國際刑事法院(International Criminal Court)調查烏克蘭戰爭罪所做的努力;有些國家在其他情況下並沒有這樣做。英國以實際作為撥出專款,提供額外援助給國際刑事法院,而美國雖然自身並未批准簽署《羅馬規約》(Rome Statute,國際刑事法院成立的依據),且反對涉及以色列或其位於阿富汗和伊拉克的本國國民的調查,仍舊給予了政治上的支持。在紀念成立二十週年之際,國際刑事法院的行動引發了一個問題,即在任何情況或地區,其原則是否同樣適用於國際法之下的犯罪受害人。雖然國際刑事法院公開宣傳其對烏克蘭局勢進行極其重要的大規模調查,但是,該法院對像是奈及利亞和巴勒斯坦局勢所投入的調查資源卻少得多。 另一個表裡不一致的例子是,聯合國人權理事會雖然直截了當地譴責俄侵烏行為,但對葉門的衝突卻未能有效解決,留下了巨大的問責空白。

雖然人權捍衛者和機構,有時也包括某些政府,努力採取行動來對抗這些侵犯行為,但某些企業在衝突局勢中卻是助長了這些行為。國際特赦組織記錄下了企業在進口和經銷航空燃料方面時扮演的角色,而這些燃料可用於緬甸軍方對平民實施空襲。隨後,一些牽連其中的企業宣布退出或暫停在緬甸的業務營運。國際特赦組織還發現,Meta 公司(即 Facebook 和 Instagram 的母公司)的演算法和商業做法擴大了反羅興亞人內容的聲量,容許緬甸對他們採取軍事行動,從而在 2017 年大幅助長了嚴重的侵犯人權行為。

可以預見,武裝衝突會導致大量難民移動和境內流離失所。歐盟對逃離俄羅斯侵略的烏克蘭難民敞開大門,此項政策可表明做為世界上最富有的集團之一,歐洲完全有能力接收大量尋求保護的人並確保他們獲得關鍵服務,例如醫療、教育和住居。然而,此項做法與針對來自該地區以外尋求保護的人所採取的方法明顯不同,這突顯了根深蒂固的種族主義和歧視。在陸地和海上邊界,難民和移民遭到強制、草率,有時甚至是暴力的遣返,也不管其中有些人在利比亞等過境國遭受酷刑和其他侵犯行為。許多人被丟在一邊等死。

在中東和北非,難民保護措施遭到破壞。黎巴嫩當局擴大了所謂敘利亞人自願返國的規模。在美洲,許多國家缺乏強有力的國際保護體系,使得逃離武裝暴力和其他危機局勢的人數急劇持續增加,而且也得不到保護。2021 年九月至 2022 年五月期間,美國驅逐了兩萬五千多名海地人,並使許多人遭受了根植於反黑人種族主義的酷刑和其他虐待。

武裝衝突各方必須尊重國際人道主義法,調查對違法行為的指控並起訴嫌疑人。所有其他國家的政府應不斷向衝突方施壓,並採取行動加強聯合國安理會第 1325 號決議的執行,該決議係呼籲採取特別措施保護婦女和女童免受與衝突有關的性暴力,同時肯定婦女應充分和平等參與解決衝突與建設和平的重要性。國際刑事法院必須確保以一視同仁的方式撥派調查資金。所有政府都必須確保所有逃離迫害的人都能獲得安全和國際保護,並終止在對待尋求保護的人設下雙重標準。

言論、集會和結社自由

鎮壓異議人士和公民社會仍然是全球主要的人權趨勢之一。

一些對言論自由和結社自由的打壓與武裝衝突有關。俄羅斯立下新法,有效禁止批評俄烏戰爭的言論,接著,便發生數千起行政和刑事訴訟,數十家獨立媒體機構關門大吉。在衣索比亞,當局任意逮捕媒體工作者並阻撓公民社會組織呼籲和平的努力,其他鎮壓行動則在武裝接管政府之後隨即發生。在阿富汗,塔利班當局在 2021 年奪下政權後,即因不滿記者的批判報導而對其施以任意拘留、酷刑和其他惡劣待遇。緬甸在 2021 年發生政變後,接替上台的軍政府便逮捕了數十名媒體工作者,對獨立媒體機構維持禁令,並對非政府組織的合法工作施加限制,違反者會被判處監禁。馬利王國在 2020 年和 2021 年都發生政變,當局禁止國內和外國廣播公司營業,並逮捕或威脅批評政府或軍隊的記者和其他人。

在其他地方,具有威勢的國家打壓公民社會,試圖阻止有人在國內外討論他們的人權記錄。中國政府對聯合國人權事務高級專員辦事處發表的一份報告做出猛烈抨擊,這份外界引頸期盼的嚴厲報告記載了中國針對新疆維吾爾族和其他穆斯林少數民族所犯下的潛在危害人類罪,據信有成千上萬的男男女女遭任意拘留,同時中國還在國內實施越來越複雜和無所不在的審查制度。印度政府則是對人權捍衛者實施國際旅行禁令。

土耳其國會通過一項新的反假訊息法,此法賦予政府更大的權力對社交媒體加以箝制,同時當局繼續以虛假的恐怖主義相關罪名拘留和起訴數十名記者、人權捍衛者和反對派政治人物。埃及要在十一月主辦第二十七屆聯合國氣候變遷綱要公約COP締約方大會 (即 COP27),政府為改善其形象,部分是靠釋放數百名因政治因素遭關押的人士。然而,埃及政府卻在同一段時期任意拘留了三倍數目的人,有些是真正異議人士,有些則是被安上的罪名,其中有數百名是跟COP27 期間的示威呼籲有關。

埃及所發生的事件,呈現出言論自由與氣候正義和環境衰退之間的關聯。在其他地方,倡議保護環境的社運人士則是遭到殺害或威脅。這一點在拉丁美洲表現得最為明顯。非政府組織 Global Witness 在其 2022 年報告中指出,2021 年土地和環境捍衛者遇害事件中有四分之三發生在該地區。

世界各地皆有大批群眾聚集,抗議未能應對氣候變遷及一系列其他問題,包括戰爭、政治危機、生活成本上升、墮胎權受到限制、對婦女的暴力行為和歧視。各國經常使用非法——有時包括致命的——武力來鎮壓抗議活動。這在伊朗得到了殘酷的證明:從九月開始,伊朗當局動用實彈、金屬彈丸和毆打,來打擊群眾對數十年來的性別歧視、嚴厲鎮壓,以及這個伊斯蘭共和國本身發出的空前怒吼,造成包含數十兒童在內的好幾百人死亡。於此同時,秘魯在十二月時總統遭到罷免,隨後發生的政治危機期間,維安部隊動用非法武力對付抗議人群,造成超過二十人喪生。

世界各國的安全部隊使用槍支和一系列殺傷力較低的武器,包括警棍、催淚瓦斯和橡皮子彈來鎮壓抗議活動。有某些安全部隊任意拘留抗議者並對他們施以酷刑或其他惡劣對待,有時使用加重腿鍊等本身就屬於虐待性的裝備。由於缺乏全球性人權規章來管制警用執法裝備的進出口,這些執法裝備遭到大批擴散和濫用。不過,在五月時,應聯合國大會的要求,一個政府專家小組發布一份報告,提出要用具有法律約束力的文書來規範這類商品的交易。阿根廷、歐盟和蒙古領導了一個由六十多個國家組成的全球聯盟,推動一項可能的條約。人權組織提出應納入的關鍵要素。

國家則是透過其他方式鎮壓抗議活動。澳洲、印度、印尼和英國等國家通過新的立法,對示威活動施加限制。其他政府則是使用緊急狀態(例如斯里蘭卡)或託辭(例如中國以防疫為藉口),或選舉期間採取安全措施(例如幾內亞,另一個 2021 年發生政變的國家),來防止抗議者挑戰國家政策。國家政府還壓制公民活動的網路空間,以試圖挫敗抗議者,伊朗和緬甸就是關閉或中斷網際網路和電信的例子。

國際社會對於這些嚴重侵犯人權和其他超出言論、結社、和平集會等自由的行為,表現出不一致的反應,就像聯合國和國際刑事法院對武裝衝突局勢的反應一樣。一方面,聯合國人權理事會設立了俄羅斯人權狀況特別報告員和針對伊朗抗議活動遭到致命鎮壓的調查機制。另一方面,聯合國卻投票決定不進一步調查,甚至不討論聯合國自己關於中國新疆潛在危害人類罪的證據,並中止了一項關於菲律賓的決議。很類似的事情是,包含國際特赦組織在內,有越來越多的人權組織指出以色列已建立起一套種族隔離的制度,且儘管此一分析已得到聯合國專家背書,仍舊遭到以色列的盟友堅決反對。在此同時,做為聯合國三大支柱之一的國際人權體系遇到長期資金不足的狀況,某些國家試圖以施壓預算流程做為武器,來阻止某些所需機制的運作。

各國政府必須停止使用藉口壓制異議言論並阻止對其人權記錄的討論。政府必須調查殺害、恐嚇和騷擾人權捍衛者的事件,制止安全部隊在抗議期間使用不必要或過度的武力,並廢除或修改侵犯和平集會權利的立法。在多邊層面,各國政府應支持透過談判,議定新條約,以此控制執法設備的交易活動。各國政府還應當持續為各種嚴重侵犯人權的行為模式建立問責機制。

性別暴力、性權利和生殖權利

針對婦女、女童和 LGBTI 的暴力仍然是一個全球性的人權問題。如前所述,部分暴力行為發生在武裝衝突中。然而,其中有大部分發生在和平時期和家庭環境中。

僅僅是在墨西哥,人權團體就記錄到數百起殺戮女性事件(係指針對性別對婦女的殺害但不會受到懲罰),這反映出整個美洲都有的一個普遍現象。委內瑞拉難民婦女在哥倫比亞、厄瓜多、秘魯、千里達及托巴哥等國都遭受針對性別的暴力和歧視。據報導,過去的加拿大原住民婦女被迫絕育,美國的原住民女性則繼續面臨高得離譜的性侵和性暴力。在其他地方,無論是線上還是線下,暴力行為都非常嚴重。在巴基斯坦,發生了幾起女性遭家庭成員殺害的矚目案件,但國會卻無法通通過自 2021 年以來一直懸而未決的家庭暴力法案。在印度,針對達利特(Dalit)人和印度原住民阿迪瓦西(Adivasi)婦女的暴力行為,以及其他基於種姓的仇恨犯罪,皆不曾受到應有的懲罰。

部分政府確實採取行動,改善法律上的保護,來回應來自維護女性人權人士的壓力。在歐洲,比利時、芬蘭、西班牙制定了納入同意原則的性侵新法並已生效。在非洲和亞洲,中國、剛果、印尼、巴布亞新幾內亞和辛巴威等國通過新法,其中部分目的是加強對婦女和女童的保護,使其免受性暴力和基於性別的暴力。然而,不管是這些國家還是世界其他國家,當局往往未能在實踐中保護婦女和女童免受根深蒂固的性別暴力,或是解決相關犯罪不會受到懲罰的問題。在中東和北非,埃及、伊拉克、伊朗、葉門和沙烏地阿拉伯當局甚至對公開反對性暴力的女性人權捍衛者和社運人士,進行起訴和其他形式的騷擾。
一如以往,這種暴力事件的背景,就是因為社會在法律和實務上持續對婦女、女童和 LGBTI 族群施以廣泛歧視,歧視性的社會態度和規範更進一步強調了這一點。阿富汗婦女和女童權利的惡化尤其嚴重。塔利班發布新的官方命令,禁止婦女和女童在沒有男性陪同的情況下旅行,她們禁止進入公園,不可以上中學和大學,也不可以為非政府組織工作。

同時間,2022 年度在墮胎權的工作方面是前進與倒退互見。美國於六月終止對墮胎權的聯邦保護後,有多個州通過了禁止或限制墮胎的法律,而其他州則以壓倒性多數投票支持墮胎。在美洲的其他地方,有五個國家仍然將墮胎定為刑事犯罪,但哥倫比亞憲法法院的一項裁決則是將懷孕二十四週前的墮胎合法化,厄瓜多爾有一項新法律將性侵案件中的墮胎合法化。

整個歐洲都觀察到類似的趨勢。匈牙利、義大利、波蘭和斯洛伐克都制定限制墮胎的新措施,而包括德國和荷蘭在內的其他幾個國家則取消了對墮胎的某些限制。同時,女性人權維護者在安道爾和波蘭等國家因支持墮胎權而面臨迫害。

各國政府必須採取全面措施,防止針對婦女、女童和 LGBTI 族群的的根深蒂固的性別暴力行為,還應保護和支持倖存者,解決相關犯罪不受懲罰的問題。所有將墮胎定為刑事犯罪的國家和地方政府都必須改革其墮胎法,以確保每個人都能在不受歧視或脅迫的情況下獲得與墮胎相關的資訊、服務,及墮胎後照護,尊重女性的生殖自主權和其他人權。

經濟和社會權利

在所有地區,此次 COVID-19 疫情所造成的相關經濟危機,以及不可持續債務、衝突和氣候變遷,助長了生活成本和糧食不安全程度急遽飆升。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於十月強調,超過六成的低收入國家和超過四分之一的新興市場,不太可能償還得起債務。俄羅斯入侵烏克蘭不僅中斷了許多國家賴以生存的小麥供應,還導致燃料成本大幅增加。人民面臨的挑戰加劇,因為許多政府未能解決結構性障礙,未能解決造成糧食、醫療、社會安全、住居和用水等權利未獲滿足的潛在因素,例如社會經濟不平等、醫療和社會保障的公共支出過低。這些挑戰以不成比例的力道給位處最邊緣的人們造成衝擊。

非洲聯盟宣布 2022 年為營養年,但極端天氣條件引發了該區域好幾個國家人民營養不良。索馬利亞發生嚴重乾旱,導致營養不良病例激增;奈及利亞則是發生洪水,經由水為媒介傳播的疾病發生大爆發,導致數百人死亡。經濟危機意味著阿富汗有 97% 的人口生活在貧困之中,比 2020 年增加了 47%,而斯里蘭卡的人民則是面臨糧食、燃料、藥品和其他必需品的嚴重短缺。在中東和北非,經濟危機也加劇了糧食不安全。就敘利亞和葉門而言,衝突是一個關鍵因素。在美洲,人道主義危機導致海地 40% 以上的人口遭遇飢餓的緊急狀態,委內瑞拉的大部分人口面臨糧食不安全。由於與俄羅斯入侵,烏克蘭至少有五十萬名兒童陷入貧困。在歐洲其他地方,能源價格大幅飆升(部分原因是戰爭),導致了創下記錄的通貨膨脹和生活成本危機,對身處最邊緣的人們造成不成比例的影響。

氣候變遷進一步加劇了貧困、營養不良和流離失所。海平面上升和洪災影響了孟加拉、洪都拉斯和塞內加爾等國的貧困沿海地區,氣溫上升和能源基礎建設計畫則是影響了加拿大和俄羅斯的原住民。 在印度、巴基斯坦和其他國家,破記錄的高溫加上空氣污染,對農民、街頭小販和日薪工人等被迫在外工作的人造成沉重的打擊。巴基斯坦的降雨和洪水因氣候變遷而變得更加嚴重,也對人們的生活和生計造成了災難性影響。聯合國大會在七月時通過一項備受歡迎的決議,認可人類應享有清潔、健康和永續環境的權利,雖說如此,各國政府的氣候行動仍然嚴重不足。雖然 COP27 氣候大會為受氣候變遷傷害的人設立了損失和損害基金,但未能就逐步淘汰所有化石燃料達成合意。 同時,各國政府當前的減排承諾將使人類遭受全球暖化升高 2.5˚C 的毀滅性影響。

在世界各地,住居的權利因強行驅逐而受到損害,這往往影響到最容易遭受歧視的人。在非洲、美洲和亞洲,政府在未徵得受影響原住民在可自由、事先表達和知情同意的情況下,便展開挖掘、農業或基礎設施計畫,有時會導致人們被迫離開他們的土地。坦尚尼亞當局強行將原住民的馬賽社人逐出祖傳土地,以便為觀光業開路。

一項由聯合國發起的新條約持續進行,這項條約是有關跨國企業全球稅收的問題,最後,終於在十二月的聯合國大會上一致同意通過決議。這反映了這樣一個事實,即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OECD)於 2021 年達成,現行使用的全球稅收協議,遠不足以糾正公司利潤來源間徵稅權分配的不平衡,通常利潤係來自南半球國家,但是企業在法律上通常都位於北半球國家。我們需要需要進一步的積極承諾,以確保建立起可提供重要額外資源的公平制度,這對低收入國家尤為如此,以便更能保障人民的經濟、社會和文化權利。

政府必須迅速採取措施,減輕氣候危機,將全球升溫維持在 1.5°C 以內,所採取的做法包括要把快速淘汰化石燃料列為優先工作;同時,還要在過度到零碳經濟的工作中,保障公平正義和人權。政府必須採取措施,保障包含弱勢族群在內的每一個人,都能享有適足的生活水準,獲得糧食、醫療、社會安全、住居和用水的權利。政府必須就其領土上要進行的任何計畫,獲得該地原住民透過自由、事先表達的知情同意。

富裕國家和國際金融機構必須提供緊急債務減免,並為國際努力提供資金,以支持需要援助以實現經濟、社會和文化權利的國家,包括在氣候危機的情況之下。低收入國家也應透過聯合國發起的全球稅收改革,從更大的公平性和包容性中獲益,此項改革將為這個目的提供重要的額外資源。

國際人權機制

2023 年是《世界人權宣言》發表的七十五週年、《維也納宣言和行動綱領》發表的三十週年、《聯合國人權捍衛者宣言》發表的二十五週年。然而,國家所做出的某些行為模式卻破壞了這些文書,這些行為像是:履行人權義務不一致或不充分、國際社會對嚴重侵犯人權行為做出不一致的回應,以及未能為國際人權機制提供足夠的財政資源。

在此背景下,各國必須重新承諾並採取具體步驟來增強國際人權架構的實力和彈性。聯合國人權支柱指定更多預算、優先履行國家的全部國際人權義務、為國際機制解決世界各地侵犯人權行為的能力提升連貫性和有效性。
 

因為你 我們有改變世界的力量

鼓舞人們 挺身關切不義 驅動人性 心存同情同理 攜手人群 讓世界更親近 致力人權 全球普世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