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任特首李家超必須改變路線來阻止香港自由的崩潰

  • 7月1日,保安局前局長將接任林鄭月娥的特首職務
  • 李家超已宣布在香港採用更多壓制性法律的計畫
  • 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將紀念英國移交香港主權25週年
  • 聯合國於本週審查香港的人權表現

 在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7月1日出席李家超的就職典禮前,國際特赦組織表示,香港新特首李家超必須從根本上改變他的做法,以避免香港人權進一步的陷入崩毀。
 
這位香港保安局前局長曾監管2019年大規模示威的警察鎮壓以及香港壓制性國家安全法的實施,而他將接任前特首林鄭月娥。
 
國際特赦組織亞太區域秘書長歐文・范德博爾(Erwin van der Borght)表示:「李家超過去的打壓紀錄,讓香港的人權在此刻更加不祥。擔任香港保安局局長時,他運用國家安全法展開對社運人士、異議政治人物和公民社會的攻擊,並稱讚2019年對示威者使用過度武力的警察。」
 
「換新政府向來是打破過去沉痾的機會,而未來香港的自由需要李家超的政府,從已經造成香港眾多苦難的強硬立場中改變路線。新政府尤其必須開始以嚴格遵守國際人權標準的方式維護法律。」

習近平將觀看自己親手挑選的特首的就職典禮

7月1日是英國將香港主權移交給中國的25週年,也是香港通過國家安全法的2週年。《港區國安法》於2020年6月30日午夜之前生效,自此逐漸損害香港的表達自由、和平集會自由、結社自由等以及其他人權。
 
李家超身為香港2017年至2021年的保安局局長以及香港國家安全委員會一員,是負責實施國家安全法來全面打壓異議的重要官員。
 
當局以措辭模糊的法律為藉口針對異議政治人物、社運人士和記者,將他們逮捕和起訴。自從頒布國家安全法,已有約100個公民社會組織被迫解散或離開香港。
 
國家安全法由習近平領導的中國中央政府強制實施,自2017年7月1日香港主權移交20週年後,這將是習近平首度拜訪香港。
 
歐文・范德博爾表示:「習近平在5年前最後一次拜訪香港後,這次將會來到一個人事全非的香港。香港在習政府於2020年強制實施嚴酷的國家安全法後急速的改變了。」
 
「習近平親臨北京當局親自挑選的新特首的就職典禮,而香港的法律及其壓制性的實施方式,已經逐漸步入中國的後塵。」

李家超:鎮壓紀錄

李家超身為保安局局長,在2019年強制鎮壓絕大多數為和平的大規模示威運動,在此期間國際特赦組織記錄了香港警察對示威者施以酷刑、不當對待和其他侵犯人權行為的證據HOW NOT TO POLICE A PROTEST: UNLAWFUL USE OF FORCE BY HONG KONG POLICE)。李家超身為高級官員,必須對未能避免和有效調查警方使用非必要的過度武力負責。
 
隨後,香港當局將北京強制實施的國家安全法當作武器,打壓所有形式的異議,李家超當時負責警務工作的職責。國際特赦組織記錄了許多根據國安法施加的人權侵害
 
李家超已經表明,擔任特首時將計劃推動更多壓制性法律,包含採用惡名昭彰的香港《基本法》「第23條」。這條法律在政府20年前第一次試圖通過時遭受大規模示威而中止,法律內容規定香港政府必須自行制定法律,禁止叛國、分裂國家、煽動叛亂和「顛覆中央政府」以及其他罪行。
 
李家超和其他高級官員也表示,新政府會在國家安全法的體制之下進一步讓政府擁有更大的權力,包含管理國家機密、網路安全和「假新聞」的法律。
 
歐文・范德博爾表示:「香港立法會根據國家安全法來肅清反對派,這將有效地通過李家超的提案,而他的提案很可能與中國的法律相似。」
 
「中國此類法律的定義極為廣泛,讓恣意執法變得更加容易,對香港人民造成更多不確定性和恐懼。」

聯合國人權審查

本週,聯合國人權委員會將在香港實施國家安全法後,首次審查香港政府的人權表現。
 
香港政府已經表示,自己保障人權的努力會開放給大眾仔細審查。然而,國際特赦組織已經記錄到的證據,顯示一些團體因害怕被控國家安全法所規範的「勾結外國勢力」而不敢參與此次聯合國審查。
 
自聯合國上一次於2018年正式審查香港的人權情況,香港的公民社會景象有了劇烈的轉變。許多曾促進公民社會參與聯合國人權機制的當地團體都於2020年解散,現在幾位團體領導人正遭到拘留,等待國家安全相關指控的審判,其他人則被迫流亡海外。
 
「聯合國即將進行的香港審查將會聚焦在政府近年來在尊重、推動和保障人民的人權方面是如何徹底失敗。」
國際特赦組織亞太區域秘書長歐文・范德博爾
 
「新政府可以透過保障任何新立法在實施前都受到真實且有意義的公眾和政治審查,來處理這個問題。新法的定義必須清楚、嚴格,並包含充分防止濫用的保障措施,嚴格遵守國際人權法和國際標準。」
 
國際特赦組織在聯合國即將發布香港定期報告之前,已經提交一份報告給聯合國人權委員會

因為你 我們有改變世界的力量

鼓舞人們 挺身關切不義 驅動人性 心存同情同理 攜手人群 讓世界更親近 致力人權 全球普世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