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短短一年時間 一條律法便將香港人權摧毀殆盡

文/國際特赦組織秘書長阿格妮斯.卡拉馬爾(Agnès Callamard)

作為民選議員,袁嘉蔚的主要職責包含地方公車管理、垃圾回收和派發傳單,而她卻因為違反《港區國安法》遭到逮捕並判刑入獄。

這一切聽來或許荒謬,但事實是,這條法律在一年前開始實施,而香港的人權情況便急遽惡化。

中國政府實施國安法後的這12個月,不斷以該法作為壓制——乃至殲滅——針對香港或北京當局批評聲浪的手段。

袁嘉蔚只是廣大的國安法受害者之一。這位平易近人的區議員長期推動LGBTQI和女性權利,在2月與親友道別後便被關押於矯正機構中。

她至今仍受關押,連同她在內有47人因參與「非官方初選」而遭控「串謀顛覆國家政權」。舉辦初選是希望能篩選出參選2020年香港立法會選舉的泛民主派名單。多數被告的保釋申請在長達四天的大規模聽證會後都拒絕被,當時甚至有一名被告因過度疲勞而昏倒,而香港原本僅存的自由曙光,也似乎隨著磨人的分秒流逝而消失殆盡。

袁嘉蔚之所以會被判監入獄都是源自於國安法。該法明定嫌疑人不得保釋,除非他們能夠證明自己不會「再做任何威脅國安的行為」。 

換句話說,這些嫌疑人都受到有罪推定而非無罪推定,因此所有遭到國安法鎖定的對象都會受到「中國當局式」的關押——定罪前即先入獄。 

目前有118人遭以國安法逮捕,袁嘉蔚便是其一。其他許多人則受到恐嚇、騷擾,因為香港當今局勢的變動,最終被迫噤聲。

黎智英創辦的刊物《蘋果日報》於6月底被迫停刊。這份民主派報紙向來敢說敢言,顯示當局明目張膽地壓制新聞自由,同時也表示更廣泛的鎮壓將深入這座城市每一寸土地。

過去一年,可以看到學生刪除社群媒體帳號、餐廳撤除示威海報,還有數千人忍痛選擇移民。他們都有著共同的恐懼:怕被視為國安威脅,接著被判處遙遙無期的刑期處分。

一切都源自於國安法得以被恣意應用的性質,再加上所謂的「犯罪」定義模糊不清,讓人無法得知可能會以何種方式或時間點觸法。

犯行大致歸為四類——「分裂國家」、「顛覆政權」、從事「恐怖主義活動」、以及「勾結外國勢力」——觸法的可能性幾乎是無限的。

人們可能因推特貼文、衣服或手機上的貼紙標語而被捕。某前任反對黨立法會議員與記者的WhatsApp對話就被當作違法證據。 

表達自由空間不斷被壓縮, 有些教師因為在課堂上鼓勵討論如香港獨立等議題而被取消教師資格;有些批判中國和香港當局的書被從圖書館中撤除;而有些孩童收到不得在學校發表政治意見的警告。

能保障這些權利的法條少之又少,來自香港的異議聲音們尋求國際社會的支持。無論從雙邊或是聯合國人權理事會這種多邊角度切入,全球各區域的領導階層都應負起責任,要求中國當局出面處理人權侵害情形。

過去12個月以來最令人心酸的時刻之一,是受人景仰的前立法會議員吳靄儀因參與2019年的和平示威遭判緩刑,她在請求緩刑時告訴法庭:「對香港市民而言,沒有任何一項權利像表達自由與和平集會自由一樣珍貴。」 

儘管香港市民的權利保障因國安法而受到重挫,人民的意志卻不然。當局在6月屢次以COVID-19疫情為由,禁止天安門鎮壓事件燭光晚會,部署上千名警力處理這個已歷經30載的和平紀念活動。當時仍有許許多多市民走上街頭,為1989年6月4日在北京遭到殺害的受難者點亮燭光。若連他們都停止紀念了,還有誰會這麼做呢?

《蘋果日報》跌入深淵時,市民也湧向報攤,買光架上每一份報紙。 

香港人民面臨政府前所未有的打壓,依舊會找到屬於自己的方式發聲,好比袁嘉蔚在關押期間持續為自己支持的社群設計傳單。她只是云云港人中的其中一例而已。

本文章原刊登於Al Jazeera
 

因為你 我們有改變世界的力量

鼓舞人們 挺身關切不義 驅動人性 心存同情同理 攜手人群 讓世界更親近 致力人權 全球普世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