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度人權報告|台灣在地人權議題

台灣政府為抑制COVID-19病毒擴散採取了諸多措施,然而其中有些出現威脅隱私權的疑慮。《監獄行刑法》雖獲得修正,但對於患有心理社會障礙或智能障礙的死刑犯,他們的權利仍未獲得適當修補。國家人權委員會於2020年8月成立;而在10月,國際審查委員會(International Review Committee)在審查台灣實施《公民與政治權利國際公約》(ICCPR)與《經濟社會文化權利國際公約》(ICESCR)的情形之前,收到了國際組織的報告。

大規模監控

自2020年1月起,台灣政府推出一系列的防疫措施,其中有些已威脅到人民的隱私權。政府為了追蹤與追溯人民的移動紀錄,建立了大規模監控的數位系統,並連結政府的資料庫加以整合,例如旅遊與健康保險紀錄。超過35個政府部門可以透過這個平台持續地監控人民的行動及其他活動,包含購買醫用口罩的紀錄,但是政府對於會如何利用此平台並未透露太多,也未說明何時會停止蒐集人民的資料。

死刑

《監獄行刑法》於2020年1月時通過修正,連帶使修正後的《執行死刑規則》在7月正式上路。但是在修改後的版本裡,患有心理社會障礙或智能障礙的人士,仍在被判處死刑的範圍內。2020年,當局不僅在廢除死刑上毫無進展,也仍未停止執行死刑。

真相、正義與賠償的權利

監察院底下的國家人權委員會在2020年8月開始運作。委員會由任命成員組成並獨立運作,除了調查包含歧視在內的人權侵害申訴案件,也負責擬訂和發佈國家人權報告,以及提供政府機構建議。

難民與尋求庇護者

難民與尋求庇護者能獲得的援助很有限。港區國安法於6月底實施後,超過200名港人抵達台灣尋求庇護,但台灣現階段有關難民、尋求庇護者及其他需要國際保護者(如不遣返原則)的法律架構明顯不足,因此要求通過《難民法》的呼聲再次出現。

國際審查

2020年6月29日,政府宣佈邀請國內外專家來審查兩公約(《公民與政治權利國際公約》與《經濟社會文化權利國際公約》)的施行情形。台灣預計於2021年10月18日至10月22日集結國際審查委員會,展開第三次兩公約國際審查。

因為你 我們有改變世界的力量

鼓舞人們 挺身關切不義 驅動人性 心存同情同理 攜手人群 讓世界更親近 致力人權 全球普世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