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政府利用科技對付COVID-19 更藉此壓迫人民
文/ 國際特赦組織中文編輯 June Ko
歡迎來到政府無所不知的世界,在這裡,政府知道你去了哪些城市,知道你跟誰一起坐車——甚至知道你在電影院看了什麼電影。
這就是新冠病毒(COVID-19)疫情期間的中國。政府用盡所有強大的科技當作武器,打擊這個席捲全球的致命病毒。
然而,隨著中國逐漸走出封城的陰影,人民對於政府利用監控工具來處理公眾健康危機存有不少疑慮,擔憂監控的範圍可能越來越廣——甚至更加壓迫人民的生活——威脅人民的隱私和限制表達自由。
手機功能追蹤你的去向
生活在中國的多數人民已經習慣交出個人數據來換取公共服務,但是在疫情期間,政府的行為比以往更具侵犯性。
2月,中國的三大電信公司傳了大量的訊息給用戶,表示可以提供用戶過去15-30天曾造訪(停留超過4小時以上)的城市之資訊。
雖然中國的這項服務表明是「自願的」,而且對很多人來說肯定很方便,但是不久後這項功能就被拿來限制人民的行動。許多火車站,甚至是住宅區,皆要求乘客和居民在進入之前,事前提供資訊,以確認他們是否曾去過疫情嚴重的地區(例如湖北省等地)。
值得注意的是,行動電話的漫遊數據或定位數據,並不能百分之百精確標示用戶到過的地點。因此有不少人抱怨,有些地方他們根本就沒去過,但手機定位卻還是到處「漫遊」。
地鐵或電影院要求身分證明
其他地方也有類似的情形,像是上海和深圳等城市,也開始要求通勤者在城市地鐵服務處進行註冊。只有在手機應用程式上通過身分認證的人才可以搭乘。這項政策的出發點是為了追蹤人民是否曾和疑似感染者共乘,如果有的話,將會藉此監控與其有過密切接觸的人。
相似的身分認證系統也出現在電影院,不少業者在重新營業後採用了這項科技,要求看電影的人提供個人資訊才能進入觀影。
健康條碼系統將限制行動自由
同時,科技大廠如通訊程式微信和支付平台支付寶也都發布了一項功能,藉由QR code行動條碼,以不同顏色來區分用戶個人的「安全」程度。這項技術結合了人民自願交出的個人數據和城市市政數據,以三種顏色顯示不同狀態:綠色代表「安全」;黃色代表需要進行隔離7天;紅色代表需要進行隔離14天。
在浙江省,支付寶健康條碼系統發布不到兩週,就有超過5000萬人註冊。根據紐約時報報導,這項技術似乎會將用戶的地點資訊和用戶的條碼編號,傳送到連接警方的伺服器。這樣政府就可以藉此追蹤人民移動的資訊。
火車座位定位系統
政府旗下的中國電子科技集團(CETC)發佈了叫作「密切接觸偵測系統」(Close Contact Detector)的平台,這項技術直接採用政府官方有關交通、鐵路、航班的各項資訊。根據政府官方媒體,此平台能在飛機或火車上,針對確診者或疑似攜帶病毒者三排座位內的個人進行精準定位。
其他不同省份、地區或商場也常使用不同的軟體,要求人民必須下載各種應用程式才能獲取特定服務。個人數據的挖掘來到前所未有的程度,但我們仍無法確知公司企業和國家政府,在疫情過後會如何利用這些數據。
政府利用科技針對人權運動者
長期以來,中國一直利用侵犯隱私的監控科技來針對人權捍衛者。近期獲釋的人權律師王全璋,他的妻子李文足就表示政府在他們住處外安裝多個監視器監控他們。去年於中國「一帶一路」商業論壇期間,中國的政府批評人士和請願人士被列入購票系統黑名單,阻止他們搭乘前往北京的火車。政府也要求人權捍衛者時時都須配戴定位追蹤裝置。
我們深怕政府將以疫情為由合理化這種監控手段,甚至更進一步推動新的監控措施。中國迅速採用嚴格的政策和科技工具,將可能擴大政府追蹤公民行動的能力,並更加限制人民的自由。
何時才能結束?
數年來,中國政府持續發展各項科技,推動侵犯個人隱私的大幅監控措施。疫情期間,政府以公眾健康和安全之名,將這些科技擴及更廣的層面,並一再地表示這是因「非常時期」而「不得不」採取的非常手段。
但是除非符合嚴格的標準,否則這些日益加劇的監控措施都是違法的。這些措施必須在具有必要性、符合比例原則、具時限性、過程透明的條件下實施,而且結果必須利大於弊。
但是中國的做法似乎並沒有符合以上要求,很有可能侵犯了隱私權。科技的目的應是拯救人命,但中國的人權紀錄卻暗示著,這波未受管制的監控措施很可能在疫情結束後繼續蔓延。
本文原刊登於獨立報。The Independent
更多影音
- 全球
Amnesty x ReSET:保護網路性虐待倖存者
- 全球
2022年的人權勝利!
- 全球
蓉:你們寫給我的訊息,對我永遠都有意義
- 全球
貝爾納多收到來自台灣的信了!
- 全球
2022寫信馬拉松|亞莉珊卓反對戰爭,現在卻面臨監禁
- 全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