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加拉】政府承諾提供羅興亞兒童教育

 
羅興亞人被迫逃離緬甸的危害人類罪行已逾兩年半。孟加拉政府近日宣布,將對羅興亞難民兒童提供學校教育及技職訓練。
 
過去,國際特赦組織及其他人權組織一直在為孟加拉難民營的近50萬羅興亞兒童倡議,希望他們能得到良好的教育,並警告「失落的一代」可能帶來的代價。
「孟加拉政府的承諾非常重要且非常正面,這讓兒童能接受學校教育並追尋夢想。孩子們已經錯過兩個學年,不能再流失更多時間了。」
國際特赦組織南亞倡議專員Saad Hammadi表示
「讓所有科克斯巴札爾區域的兒童都能得到適當、獲政府承認、品質良好的教育非常重要,不論是羅興亞難民還是原本的居民皆然。國際社群的角色很重要,必須確保孟加拉政府有資源實現這個目標。」
 
先前孟加拉政府一直拒絕提供羅興亞兒童教育,科克斯巴札爾的難民營內只有少數幾個臨時教育中心,提供遊戲時間和早期初階小學課程。幾位能夠到當地中學上學的兒童,也在政府指示下被驅逐。
 
這些兒童必須擔心被強制遣返緬甸,或是被重新安置到無人居住的巴贊查爾島(Bashan Char),未來充滿不確定性。很多兒童原本已經快要完成學業,但是緬甸軍隊攻擊他們居住的村落,迫使他們逃到孟加拉,前途未卜。
 
「政府認為有必要將教育和技職訓練延伸到羅興亞兒童身上,讓他們對未來重燃希望。」

孟加拉外交大臣Masud bin Momen於1月28日向記者表示
根據政府的計畫,羅興亞兒童將在學校受緬甸課程教育到14歲,超過14歲者則會接受技職訓練。學校將會需要受過充分訓練、能用緬甸語教授緬甸課程的教師。
 
由聯合國兒童基金會(UNICEF)和孟加拉政府主導的試驗計畫會先實施在10,000名兒童身上,接著計畫會延伸至其他兒童,包括孟加拉原本的居民,他們會分開接受孟加拉的國定課程教育。
 
孟加拉曾批准《兒童權利公約》,其內容明定教育的目標為「使兒童之人格、才能以及精神、身體之潛能獲得最大程度之發展」,「培養對人權之尊重」,並讓兒童能「於自由社會中,過負責任之生活」。
 
「兒童教育的好處不可低估,教育帶來的正面影響會在整個社群和社會激起連鎖反應。受過教育之後,他們可以為自己發聲、主張自己的權利、幫助自己及他人從困難的處境脫身。不讓兒童受教育的代價龐大,會使兒童對貧窮和剝削失去抵抗能力。我們歡迎孟加拉政府的重大突破,也期待政府履行承諾。」
Saad Hammadi說
 
 
國際特赦組織的受教權倡議行動
  • 2019年的世界難民日,國際特赦組織為科克斯巴札爾難民營的兒童舉辦「藝術營」。孩子們與一群孟加拉藝術家花了兩天畫出他們對未來的抱負——有些人想成為老師、醫生、機師和護士。我們與聯合國兒童基金會合作,這些作品在達卡展出,之後也到華盛頓特區、倫敦及其他大城市展出。

     
  • 2019年8月,國際特赦組織發表《不知未來何去何從──滯留孟加拉的羅興亞難民》報告,詳細描述難民營的情形,特別是自2017年抵達難民營以來,沒有機會進入教室學習的兒童。

     
  • 國際特赦組織也在當時發起全球連署,要求總理謝赫·哈西娜(Sheikh Hasina)確保難民營中及原居民的兒童都能得到品質良好的教育。

     
  • 兩位孟加拉YouTube名人與國際特赦組織合作,製作了一支嘻哈音樂影片,呼應請願訴求

疫情再次剝奪兒童盼望的未來

疫情使得現有教育機構關閉,更延遲了緬甸課程的實施,這意味著羅興亞兒童將在失去教育的情況下長大。

「孟加拉政府必須確保疫情不會成為剝奪羅興亞兒童受教權的另一個藉口。國際社會必須以資金和資源支持孟加拉當局實施緬甸課程。」國際特赦組織秘書長辦公室主任-大衛.格里飛表示。

預設圖片
預設圖片

讓羅興亞孩童懷抱夢想長大

面對生命,我們最怕的往往不是物資的匱乏,而是眼神裡看不到對明天的盼望。當孩子獲得教育後,才有機會為自己發聲、改善自己與他人艱困的處境,再一次對未來燃起希望! 

我們得以長期追蹤並關注羅興亞人的生存情況,是因為有來自全球的持續捐款,我們才能無後顧之憂地為羅興亞人起而行動,集結世界上每一個人關注難民的聲音,成為敦促國際社會協助分擔難民責任的力量。

全球疫情蔓延,我們難免感到憂心,但我們有能力、也有力量照顧其他需要協助的人,我們有理由懷抱希望,證明我們在面對挑戰仍能維持平等,要選擇恐懼或是愛?由你決定。

因為你 我們有改變世界的力量

鼓舞人們 挺身關切不義 驅動人性 心存同情同理 攜手人群 讓世界更親近 致力人權 全球普世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