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RE】當網路仇恨言論瞄準女性

國際特赦組織近期委託英國伊普索斯莫里機構在八個國家進行調查,發現有將近四分之一(23%)的婦女都曾經歷過網路霸凌或騷擾,而且很多都相當地兇狠。調查並顯示,遭到網路霸凌的女性經常留下心理創傷,容易焦慮。網路霸凌分為下列幾個類型:

 

暴力威脅

網路暴力和霸凌以許多不同方式呈現,這是女性在現實中受到暴力威脅的延伸,包含直接或間接的暴力威脅,如身體暴力或性侵害。遭受過網路霸凌或騷擾的女性當中,有26%被人(透過直接或間接的方式)威脅要施加身體暴力或性侵害。某些案例中,這類威脅很快地就蔓延到現實世界中來。美國網站AngryBlackBitch.com的行動者和部落客潘蜜拉·梅利特(Pamela Merritt)就曾接到過數百則網路恐嚇信:

「基本上我就是告訴我自己,我已經準備好為我所從事的志業而死。這並非不可能,你收到兩百封死亡威脅信,只要有一個人是玩真的,就能讓你喪命。」

 

歧視

這類型的霸凌包括性別歧視、種族歧視、恐同症,拿別人的身份開刀,以及輕視、羞辱或貶低他人。英國國會議員黛安·艾伯特(Diane Abbott)說,她收到過的霸凌不只是拿她的性別開刀,還攻擊她的族:

「我們收到好幾百封電子郵件,裡面把我們稱為黑鬼。這些信件不只是過份地歧視黑人,也歧視女性。他們用來形容我外表的方式,絕對不會拿來形容男性。我因為身為女性政治家,也因為身為黑人政治家受霸凌。」

網路肉搜

網路肉搜是將某個人的個人或身份資料在網路上未經其同意便公開。個人資料可能包括住家地址、真實姓名、電話和電子郵件。這種做法已經違反個人隱私,因此肉搜的目的會造成那個人痛苦、焦慮,進而使其警戒心大起。遭受過網路霸凌或騷擾的女性當中,有17%的人說他們的個人資料被人用這種方式公開在網路上。潘蜜拉·梅利特的經驗顯示個人隱私被公開會有多危險:

 

「我曾收到聯邦調查局的來信,他們想瞭解我部落格上的一些活動是怎麼回事,因為有個白人至上主義者一直積極地想找出來我住在哪裡。這種恐怖已經進入另一種境界。」

 

▍網路騷擾

網路騷擾是指有一個人或很多人一起,重複地用辱罵性的留言或圖片,在一段短時間或是有計畫的期間內攻擊某位女性,目的是要羞辱她,或是使她痛苦。瑟伊·艾奇沃沃(Seyi Akiwowo)是英國政治家和反網路霸凌的倡議行動Glitch!UK發起人,她某一次在歐洲議會的發言影片突然爆紅之後,突然遭到大量的網友攻擊:

「網路上有成千上萬充滿仇恨、種族歧視和性別歧視的留言和毀謗。新納粹主義網站上的網友基本上被鼓勵在YouTube和推特上拼命地群起攻擊我。」

 

▍未經當事人同意即散布性行為和私密影像

這經常都是由前任伴侶所為,目的是要羞辱、恐嚇,或使他人痛苦。這種行為有時候也稱為是「色情報復」。然而,這個不妥的詞彙無法表達散播這些內容對個人隱私所造成的傷害。因為受害女性可能一開始是同意拍攝這類照片,而且願意將之分享給另一人,只是她並沒有允許另一人再進一步分享給更多人。由於「色情報復」含有未經雙方當事人同意的成分,使得這種行為跟單純在網路散布猥褻照片大為不同。調查發現,美國曾經歷過網路霸凌或騷擾的女性中,有10%曾是這種霸凌的受害者。

 

瞭解更多 : http://bit.ly/2iOw3TH

 

© Getty

 

相關資訊

因為你 我們有改變世界的力量

鼓舞人們 挺身關切不義 驅動人性 心存同情同理 攜手人群 讓世界更親近 致力人權 全球普世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