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他們的情人節:陰陽人行動者丘愛芝

 

丘愛芝在42歲時才發現自己是雙性人,出生時便具有男性和女性的生殖器官。愛芝建議我們稱他為「陰陽人」,認為「陰陽人」能更貼切地形容雙性人(Intersex)群體,並且希望社會能對「陰陽人」去污名化。他/她成立了國際陰陽人組織,致力於在台灣推廣有關雙性人的知識,讓社會更接納雙性人。今年的情人節,丘愛芝希望每個人都能找到自己的愛情。

 

 

你是如何發現你真實的性別?

我以前就一直覺得自己怪怪的,尤其是在青春期,我感覺到自己的生理變化與身邊其他女孩不同。媽媽用台語跟我說,我出生的時候就有「兩套東西」。那時我還不知道什麼是陰陽人。我在小學的日記本裡寫道,我覺得自己像個怪物。我不想當怪物。我的父母感到無能為力,而醫生也束手無策。

 

直到42歲,我重新看了一遍我6歲時所接受的「性別矯正手術」病例,當時我那「過大的陰蒂」被割除了,我這才發現自己是陰陽人。我上網Google這類情況,逐漸瞭解到我出生時是個健康寶寶,只是有兩套生殖器官。

 

媽媽抱著還是嬰兒的愛芝,攝於1966年。

 

 

台灣社會是否承認雙性人的存在?

華人社會多少知道陰陽人的存在,但因為男女二元性別體系的傳統觀念,也一直存在著對不男不女的人的歧視。由於陰陽人被認為無法生育,華人社會又相當重視傳宗接代,因此許多家庭認為陰陽人沒有什麼用處。社會上也有一些宗教說法和迷信,認為生下雙性嬰兒是父母的報應。

 

1950年代西方醫療在台灣開始普及後,社會普遍認為應該在雙性嬰兒兩歲前動手術,用意是要「幫助」他們去除「不男不女」的狀況,讓他們日後融入社會,父母也能因此免於「蒙羞」。陰陽人幾乎從這個社會裡被抹去。自從2010年我開始公開活動以來,與我聯繫的台灣陰陽人並不多。

 

 

你認為應該從哪些方面來改善台灣雙性人的處境?

「我們應該更有創意,而不是侷限於結婚生子的傳統思維中。愛有許多不同的形式。隨著社會大眾逐漸開始瞭解陰陽人,這讓我對我們未來的社會環境抱持樂觀的態度。」──丘愛芝,國際陰陽人組織創辦者

支持陰陽人的父母是非常重要的。我的父母大半輩子都覺得很難過、有罪惡感,他們對我感到虧欠。我不明白為什麼我的身體對他們而言是一件這麼痛苦的事情。我的出生讓他們吃了很多苦。

 

現在我知道陰陽人其實是一種生理上的自然變化。我希望父母們瞭解,雙性兒童是自然的。他們的雙性特徵既不是疾病,也不需要沒有必要的治療。父母不需要為生出這樣的孩子感到傷心。

 

社會大眾需要更多教育,讓他們瞭解原來陰陽人是一個普遍的現象,並不稀奇。我們不應受到歧視或被視作一種恥辱。這是社會的問題,為什麼要由我們和我們的父母來承擔?

 

醫生也應該改變他們的觀念。當年醫生的介入並沒有真的幫助到我。他們必須重新思考如何提供陰陽人更好的醫療照護,尊重我們的意願和身體自主權,並不要再把具有雙性性徵看作是一種疾病。

 

政府也不夠瞭解陰陽人。他們應該思考,如何積極地為陰陽人創造一個良好的環境,並教育社會大眾將我們視為社會上具有貢獻的一員。過去人們對於性別的想法十分狹隘限縮,現在他們應該抱持著開放的心胸,承認陰陽人存在的事實。

 

 

你的行動如何改變了雙性人的處境?

我正在改變台灣對陰陽人的印象,並鼓勵所有人去質疑,在雙性兒童毫無選擇權的情況下,為他們進行手術到底合不合適。另一方面,近年來台灣的性別運動已經比較成熟,社會也對多元性別更加包容,這些都對我的行動頗有助益。

 

在我的倡議運動中,我想傳達的就是「愛」。雙性人也是人,我們一樣需要並渴求愛。正如我的名字「丘愛芝」,我是一顆長在山丘上的愛的小草。我的父母以全心全意的愛支持我,才讓我能有今天所達到的成果。

 

丘愛芝于台灣宜蘭榮源國中參加分享活動。

 

 

在台灣,你認為雙性人能像其他人一樣戀愛嗎?

陰陽人談戀愛確實有可能,但如果社會依舊對陰陽人抱持負面觀感,我們要展開一段關係恐怕就不是很容易。我個人是覺得沒這麼困難,因為我覺得自己和其他人沒有什麼差別。但我有一些朋友要展開一段戀情時會有點困惑,這到底算是同性戀還是異性戀關係。另外我們也會面對生育的壓力。

 

 

你對於情人節有什麼看法?

情人節為我們帶來愛的希望,而我希望每個人都能找到自己的愛情。

 

我開始公開活動後,許多中國朋友問我是否能為他們從陰陽人圈內介紹伴侶,因為要找一個能夠理解、體諒陰陽人的伴侶還是相當困難,而在中國結婚生子的壓力又非常沉重。一般人不是很能理解陰陽人的身心感受,我們也無法滿足一般人對於戀愛、結婚、生育和性行為的普遍期望。

 

我們應該更有創意,而不是侷限於結婚生子的傳統思維中。愛能有許多不同的形式。隨著社會大眾逐漸開始瞭解陰陽人,這讓我對未來的社會環境抱持樂觀的態度。

 

丘愛芝在巴黎愛牆前。

 

因為你 我們有改變世界的力量

鼓舞人們 挺身關切不義 驅動人性 心存同情同理 攜手人群 讓世界更親近 致力人權 全球普世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