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對強權…和對我們所有人說出真相

 
作者:國際特赦組織秘書長薩里爾‧謝蒂(Salil Shetty)
 
「你認為中國政府現在會釋放他嗎?」奧斯陸(Oslo)一個寒冷刺骨的12月夜晚,我一直被問到這個問題。2010年那天我出席了劉曉波獲頒諾貝爾和平獎的頒獎典禮,他是一名正在獄中的維權律師、文學評論家及中國政府的眼中釘。
 
儘管中國政府極力痛斥諾貝爾頒獎給劉曉波是場「鬧劇」,這場頒獎典禮仍動人地讚頌一則簡單的事實:言語及文字不是犯罪。正如劉曉波一年前在法庭上所說,言論自由是「表達自由,人權之基,人性之本,真理之母」。之後他遭法庭判處11年有期徒刑。
 
當這世界向劉曉波的勇氣致敬,我確實深受鼓舞,但我同時也知道真正的戰鬥現在才要開始:國際社會的施壓是否足以說服中國當局,讓他們釋放劉曉波?
 
或著,也許至少將劉曉波移出他正在中國東北服刑的荒涼監獄,改以某種軟禁的方式服刑?如此一來,他就能與妻子劉霞在一起,並由自己選任的醫生治療。
 
劉曉波完全了解自己可能要為此付出的代價,但畢生展現了向強權說出真相的堅定決心。他因此鼓舞了全世界數百萬的人們,他們也正為爭取人權奮鬥著,讓自己和其他人得以擁有基本的自由,即發表言論、進行辯論、提出批評、疾呼反對不公義以及向掌權者究責的權利。
 
1989年是劉曉波參與政治活動的轉捩點。從美國回到北京的劉曉波是推動民主運動的重要人物,並因此入獄兩年,如同他之後所說:
 
「僅僅因為發表不同政見和參加和平民主運動,一名教師就失去了講臺,一個作家就失去了發表的權利,一位公共知識人就失去公開演講的機會。」
 
劉曉波又再次入獄,1996年至1999年,他被關在一個勞動教養營中。此後他在北京的家中一直受到監視。
 
 
然而劉曉波並沒有因此卻步,他繼續撰寫嚴正批評但深具啟發性的文章,高度批判中國的政治體制與人權紀錄。由於擔心中國當局會拒絕讓他返國,他婉拒了每次出國的機會。
 
2008年末一些朋友拜訪了劉曉波,請他參與撰寫一份宣言,即現在我們所知的「零八憲章」,要求在中國進行政治改革。憲章最初的簽署者包括重要的知識份子及退休官員,繃緊了政府的神經。同年稍早中國才成功主辦了2008年奧林匹克運動會──為此當局曾承諾將改善國內人權──而中國政府認為此時拿劉曉波殺雞儆猴不會招致太多國際批評。
 
劉曉波一開始是在2008年12月受到拘留,一年後才被送至法庭受審,並以「煽動顛覆國家政權罪」遭判處11年有期徒刑,是當時在這項罪名下所判出最嚴重的刑期。
 
關於諾貝爾和平獎是否能促使中國政府糾正自己所犯下的不公不義,現在我們已經知道了答案。中國當局不僅沒有把握機會公開表示自己將嚴守法治,甚至可恥地傾全力封鎖劉曉波的消息。
 
他們將劉曉波之妻,身為詩人暨行動者的劉霞軟禁,禁止劉曉波的律師採取行動使他獲釋,拒絕每個要求探監的外交官和國際觀察員,並在中國人民所使用之受到高度審查的網路上,屏蔽任何談到劉曉波的內容。
 
儘管如此,直到劉曉波因肝癌末期保外就醫,中國政府的殘酷與報復心態才真正顯現出來,拒絕讓他出國治療成功加速了他的死亡。7月初兩名外國專家短暫獲准探訪劉曉波,之後他們表示劉曉波可以也應該被允許出國,然而當局忽視了他們的請求。
 
此外,除非全世界團結起來要求中國當局不再迫害他的妻子劉霞,允許她自由旅行,否則她很有可能在幾乎被完全隔離的軟禁中渡過餘生。
 
歷史對北京當局的評價將不會太寬容──畢竟唯一另一名也死於監禁期間的諾貝爾和平獎得主,是1937年在納粹德國的卡爾·馮·奧西茨基(Carl von Ossietzki)──但外國政府同樣也負有責任。當外國政府意識到自己的經濟利益可能受損,他們支持人權的立場便反覆不定,毫無疑問正是這種態度讓北京當局得以寸步不讓、毫不妥協。
 
最後,其實我們也都對劉曉波的悲劇命運負有某些責任。當我們正在哀悼失去一位人權巨人時,我們也應該謹記這嚴酷的一課。
 

因為你 我們有改變世界的力量

鼓舞人們 挺身關切不義 驅動人性 心存同情同理 攜手人群 讓世界更親近 致力人權 全球普世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