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來西亞】馬國應廢除基督徒使用「阿拉」一詞的禁令
馬來西亞的伊斯蘭教徒在聯邦法院外等待判決© AFP/Getty Images
馬來西亞的最高法院確定支持一項充滿爭議性的政府禁令——禁止基督徒用「阿拉」(Allah)指稱神;國際特赦組織表示該禁令嚴重違反言論自由,必須馬上廢除。
國際特赦組織的馬來西亞研究員Hazel Galang-Folli說:「該禁令違反言論自由的權利。非伊斯蘭教信仰者可能因為使用特定字詞而面臨起訴,這個情況令人非常擔憂。」
「該項禁令不僅具有壓迫性,也非常危險。因為政府禁止人民宗教信仰自由的權利,馬來西亞國內的宗教對立衝突可能因此升高。」
2007年天主教會《先鋒報》(the Herald)的馬來語版本中使用「阿拉」之後,馬來西亞政府就提出這個禁令。
天主教教會上訴反對該禁令,堅稱幾百年來「阿拉」一詞在聖經的馬來語版本和其他非伊斯蘭教文學中,都被用來指稱基督教的上帝。
2009年天主教教會獲得勝訴,但是該項判決後來被馬來西亞的上級法院駁回。
即使馬來西亞的媒體報導表示,天主教教會可能要求重新審查判決,但是今天(6/23)聯邦法院判決可能會結束這場司法之戰。
馬來西亞總人口數約為3千萬人,其中伊斯蘭教徒約佔三分之二。但是馬國內還有超過兩千萬的基督徒與一定數量的其他宗教信仰者。
Hazel Galang-Folli表示:「此禁令使得說馬來語的非伊斯蘭教徒或作家即使是行使言論自由的權利,也面臨隨時可能被逮捕的危險,因此馬來西亞政府必須馬上廢除這項禁令。」
「今天的判決再次重擊馬來西亞的言論自由,當地政府持續逮捕、拘留批評政府者,嚴禁媒體的異議聲音,並且試圖禁止人權組織發聲。」
禁止基督徒說「阿拉」的法令長久以來不斷引發紛爭,並在馬來西亞引起許多宗教對立而產生的摩擦。2009年在法院判決天主教教會勝訴之後,吉隆坡的三個教堂受到炸彈攻擊,而這個充滿分裂性的禁令也引發多起攻擊清真寺的行動。
今年稍早時,馬來西亞政府從某個基督教團體內強行取走數百本內含「阿拉」字詞的馬來語聖經。
更多影音
- 全球
酷刑工具是如何被警方用來針對示威者?
- 全球
阿姆內斯提青春大舞台 2024高中生人權營
失去眼睛的警察暴力倖存者萊迪述說她的遭遇
- 全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