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RE】自動化與勞動力

土耳其馬尼薩市的大型廠區Vestel City,一名工人在電視生產線上工作,2018年5月14日

 

在現今的世界,科技即將要佔領我們的工作。全世界有數以百萬計的勞工要按照演算法排定的値班表去上工,他們的績效表現也是用演算法來評估。第四次的工業革命將會繼續推進,在未來,科技會取代人類勞力。在這樣的發展下,人類以此為契機,開創更安全、有效率的工作機會。然而其負面效應卻讓社會面臨快速的變動,人們必須盡快讓自己適應這樣的變化。工作場所的自動化對人權來說意味著什麼?我們的全球議題部門副主任兼經濟、社會與文化權利組組長馬米德.卡馬拉(Makmid Kamara)作出如下解釋。

 
人類勞力的自動化不再是一種空想,它已經成了我們必須要正視的現實。自動化是一種科技流程,透過自動化,某些工作不需要人力協助即可完成。科技的力量,使得自動化也能取代需要以知識為基礎的任務或工作,而不單只是取代手動流程。導入自動化勞力能夠提升效率並節省成本。
 
 

困境中的一線希望

 

我們認同科技有其正面力量,能夠改善工作條件。世界上有許多國家,勞工無法在一個安全而健康的職場中工作。他們沒有退休金、給薪病假或產假等權利,而且雇主對性騷擾問題視而不見。舉例來說,2013年孟加拉發生熱那大樓倒塌事故,有超過1000名工人死亡,全世界才注意到成衣工廠內可怕的工作條件。如果能正確利用,自動化可以協助改善員工的工作條件。但如果採用自動化的時候沒有考慮到人權,科技便會使得許多勞工被裁減,失去工作。
 

亂流即將到來

 

有越來越多企業選擇使用機器人或人工智慧科技,來操作過去是由人類負責的工作。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於四月發布預估報告,OECD國家中約有6600萬份工作將面臨自動化的威脅。這意味著,在這32個國家當中,每七人就有一人將被機器取代。低技術含量的勞工和年輕人面臨的威脅最大。這個情況在開發中國家甚至更為嚴峻。截至2030年前,衣索比亞的勞動人口可能有85%會因為自動化而失業,在泰國,這個數字是72%,阿根廷是62%,印度是69%,以上是OECD於2015年發布的預估報告。已有數百萬計的人失去工作,他們的工作權遭到低估。有眾多職業受到影響,工廠的生產線工人、電話接線人員、服務台接待人員、收銀員、銀行櫃員、飛機駕駛、吧台酒保。這些工作在以一種前所未見的規模進入自動化。評估數字顯示,成千上萬的工作都已經流失,尤其是製造、運輸、礦業等。這個趨勢還會加速,很可能會給社會和政治帶來劇變。
 
土耳其馬尼薩市的大型廠區Vestel City,工人操作新型機器人科技製造消費商品,2018年5月15日
 

有尊嚴的生活

 

工作領取應得的金錢報酬和良好的就業環境,是人權的一部分。根據人權法的主張,工作權是必要的,不只是對人類的生存,對於生命和人類的尊嚴而言亦然。工作權不只應該要能保證每個人能得到他們想做的工作,相關國際協約也要求各國政府要盡全力達到全民就業。來自經濟和其他金融危機的影響不斷升高,迫使全球各國採取緊縮措施,我們能夠明顯看到,工作權和其他類別的人權與人們渴望追求有尊嚴的生活有關。因為科技進步而導致的技術性失業,對原本能有權得享充分生活水準的人們而言,造成嚴重威脅。影響層面所及人們基本的溫飽需求。
 
開發中國家的工人面臨因自動化而被取代的威脅最大。剛果共和國首都布拉薩市,生產線上的工人,攝於2015年7月20日
 
 

理想的工作職場

 

然而,不只是工作權利受到威脅。越來越多雇主使用科技,使得員工在職場的權利受到侵害。如「電子項圈」之類的新型科技裝置,讓雇主能夠追蹤員工上班時的行動,不僅是這樣,有可能連下班後都是如此。演算法式的管理能夠從商業角度「優化」勞動力,但是卻會升高工作條件的風險和壓迫性。舉例來說,簽的是無工時保證勞動合約的咖啡店員工,一直要等到接到通知,才會曉得他們幾小時後需要上工。倉管人員移動的距離會被追蹤,他們下工休息的時間也受到監控。此外,職場上的監視設備、門禁卡,越來越無所不在的電話和網路監控都在侵蝕員工的隱私權。雇主使用這科技,也會傷害到國際協約中容許員工集合起來向雇主爭取權利的權益。不管是成員人數還是其影響力,世界各地的工會都出現衰退。當有越多企業試著要調低薪資結構和就業條件,低技術和低薪資勞工是第一批要失去工作的人群。
 
開發中國家的工人面臨因自動化而被取代的威脅最大。剛果共和國首都布拉薩市,生產線上的工人,攝於2015年7月20日
 
 

縮小風險

 

國際特赦組織不久前推出自動化勞動力計畫,目的是要查明科技對於工作權和職場權利的影響。其中有些我們想要知道答案的問題是:不斷成長的自動化功能,是誰受益?是誰受到傷害?當職場環境不斷演進,有什麼樣的機制能夠保護人權?我們認同科技可以是一種為職場帶來正面改變的工具,給予人們更多彈性和契機,但我們相信,如果沒有適當的保護機制,科技可能使得邊緣化、不平等、不安全的情況更加嚴重,特別是在開發中國家,人們很難找到其他工作機會。各國現在其實有機會能導引做出改變。國家可以擷取科技進步帶來的好處來制定政策,減少對勞工的威脅並幫助勞工適應新環境,特別是那些親身經歷人權受到侵害的人們。我們希望我們的世界,是科技能協助推動人權,無論是在職場內還是職場外。

 

工作權

  1. 人人有權工作,自由選擇職業,享受公正和合適的工作條件,並享受免於失業的保障。
  2. 人人有同工同酬的權利,不受任何歧視。
  3. 每一個工作的人,有權享受公正和合適的報酬,保證使他本人和家屬有一個符合人的尊嚴的生活條件,必要時並輔以其他方式的社會保障。
  4. 人人有為維護其利益,而組織和參加工會的權利。
—世界人權宣言第23條
閱讀更多
瞭解更多關於經濟、社會和文化權利:
 
 

 

因為你 我們有改變世界的力量

鼓舞人們 挺身關切不義 驅動人性 心存同情同理 攜手人群 讓世界更親近 致力人權 全球普世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