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等與反歧視政策專員

國際特赦組織反對任何基於種族、性別、性傾向或性別認同、宗教信仰、政治傾向、族群、國籍或社會出身、障礙或其他身份認同的歧視性行為或不合理差別待遇。 作為全球最具規模的人權組織,我們積極倡導和宣傳《世界人權宣言》和其他國際人權公約中所載的權利,並針對各種形式的歧視進行公開呼籲和教育,更透過遊說各國政府以消除歧視性的法律、對抗造成歧視的刻板印象、態度以及暴力。

歧視侵害了生而為人的核心價值;僅因一個人的身分或信念而侵犯他的權利就是歧視。歧視的存在讓世界永遠承受著不平等。面對國際上仍舊有許多人面臨制度性歧視與根深柢固的不平等 ,國際特赦組織台灣分會的目標是能夠使台灣在亞太區域中成為堅守人權保障的防線,藉由在台灣推動全面性《反歧視法》立法、監督並遊說政府以及與此議題相關之在地權利持有者社群及公民社會團體合作等方式,促進平等與反歧視為基礎的法制與政策變革。

本會希望聘請一位平等與反歧視政策專員,優先推動《反歧視法》立法遊說工作,並針對平等與反歧視議題進行法規與政策之研究與分析,尤其是針對原住民族、多元性別、身心障礙者與其他不利處境群體的權利拓展。

此職缺申請截止日期為: 2025 年 8 月 31 日。 

 

工作內容
政策分析研究與遊說文件撰寫 
  • 追蹤台灣《反歧視法》草案以及相關法規之修法進度,並透過研究與分析及時提供政策建議以便與與內部團隊合作發展策略與立場。 
  • 追蹤歧視性與仇恨性事件之人權侵害、事件發展、政策與立法影響及相關救濟。 
  • 依據國際人權公約與標準,針對台灣涉及平等與反歧視之人權議題(優先聚焦但不限於原住民族、多元性別、身心障礙者與移民),蒐集與分析相關資料、撰寫政策建議與相關報告。   
  • 針對交織性人權議題,如:人工生殖、科技與武裝衝突助長之基於性別之暴力與鼓吹仇恨性言論等進行政策分析研究。 
倡議遊說與網絡經營 
  • 推動《反歧視法》立法。 
  • 協助涉及不利處境群體權利保障之法規修正,包括但不限於:跨性別者免經手術即可更換法定性別、身心障礙者不受歧視之權利保障、原住民族群與原住民權利保護等。 
  • 支援國際特赦組織全球的性別、種族與交織性正義之倡議,推動全球人權進展與本地政策遊說策略的銜接。 
  • 發展並維繫與公民社會、政府單位、學界與其他分會等的合作關係。 
  • 參與或籌辦研討會、工作坊、公聽會與政策對話等活動,代表組織參與多方利害關係人的平台與會議。 
  • 舉辦記者會,撰寫新聞稿、投書與聲明等相關內容。 
內部協作與溝通 
  • 與組織內部其他倡議及遊說領域的專員合作,共同發展平等與反歧視與其他人權交織性的策略。 
  • 支援全球與區域組織的人權專案及協助處理策略性訴訟。  
工作待遇 
  • 薪資:面議(固定或變動薪資因個人資歷或績效而異) 
  • 工作性質:全職(享完整員工福利,包含第一年 14 日特休假) 
  • 上班地點:部份遠距,仍須依需求至本會辦公室(台北市松山區八德路三段36號7樓;距捷運台北小巨蛋站約400公尺) 
  • 管理責任:不需負擔管理責任 
  • 出差外派:無需出差外派 
  • 上班時段:日班(每週 35 小時) 
條件要求 
  • 工作經歷:1年以上 
  • 學歷要求:大學、碩士 
  • 科系要求:不拘;國際關係、外交、法律、政治、社會科學為佳。 
  • 語文條件:精通華語、英文,並可有效地運用華語、英文進行工作,包含文獻閱讀、報告撰寫、會議參與。 
  • 擅長工具:Excel、Outlook、PowerPoint、Word 
  • 工作技能:撰寫研究報告與論文,獨立進行政策研究、資訊整合與判斷及具良好溝通與協調技巧。   
加分條件 
  • 有從事人權研究經驗,願意轉換跑道從事公共政策與人權倡議工作。 
  • 熟悉國際人權標準及與平等反歧視相關之國際或區域人權組織與機制。 
  • 具非營利組織工作經驗。 
  • 認同國際特赦組織理念,對推行人權議題推動有熱忱。 
資歷查核 

需提供二位推薦人進行資歷查核 

應徵方式 

將個人[中文與英文履歷、中文自傳或經驗簡述]  寄至 hr@amnesty.tw 張小姐  標題【應徵 平等與反歧視政策專員 - (姓名)】  
※ 此職缺申請截止日期為: 2025 年 8 月 31 日,並將進行兩輪之面試;合適者將寄發面試邀約,不合適者將不另行通知。 

徵才個人資料保護聲明 

感謝您對本會職缺的興趣,當您因申請本會職缺而將履歷、自傳等含有個人資料的文件提供給本會時,國際特赦組織將依法採取適當之安全措施保護您的個人資料。國際特赦組織僅會在招募徵才的目的內使用您因應徵所提供的個人資料。  
歡迎您詳閱本會之隱私權保護政策。 

因為你 我們有改變世界的力量

鼓舞人們 挺身關切不義 驅動人性 心存同情同理 攜手人群 讓世界更親近 致力人權 全球普世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