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應利用冬季奧運要求中國改善人權

  • 比賽在人權逐漸惡化的情況中舉辦
  • 國際社會不能成為中國運動洗白的共犯
  • 在彭帥事件發生後,國際奧委會應給予運動員更好的權利保障

國際特赦組織在奧運比賽前表示,世界應利用北京冬季奧運和帕運的機會,促使中國改善人權。

中國的首都將迎接來自世界各地的運動員、官員和外交官,一同參與2月4日開幕的奧運。但比賽將在中國無數侵犯人權事件的背景之中進行。

國際特赦組織中國研究員阿卡德(Alkan Akad)表示:「北京奧運保證這將是一場令人難忘的運動賽事,但世界觀看比賽的同時,不能刻意忽視發生在中國其他地區的事情:律師和社運人士因和平進行工作而遭受關押、性侵倖存者因發聲遭受處罰、中國每年死刑處決估計高達數千人、穆斯林少數民族面臨系統性大規模監禁、酷刑及迫害。」

「比賽不能分散對中國惡劣人權紀錄的關注。相反地,比賽應能成為向中國施壓,要求當局處理人權問題的機會。」

國際奧委會應確保中國遵守承諾

在舉辦冬季奧運之前,中國政府做出一系列與人權相關的保證,包含尊重媒體自由、勞工權利、「被迫移居」問題,以及確保在奧運比賽進行期間,有真正能和平示威的機會。

國際特赦組織呼籲國際奧林匹克委員會(國際奧委會,IOC),全面實施並公開揭露其在比賽前和比賽期間的人權盡職調查政策與做法。

阿卡德表示:「中國的表達自由遭受系統性的侵害,這就是為什麼國際奧委會和參與比賽的各國奧運委員會充分尊重運動員和運動官員替人權發聲的意願很重要,包含談論政府視為『敏感』的話題。」

「國際奧委會也應堅持中國政府遵守保障媒體自由的承諾,包含讓中國和國際記者可以不受任何限制的使用網路,並確保想要在比賽期間和平示威的人能夠確實進行。」

國際特赦組織敦促政府代表,包含那些計畫要出席奧運比賽的人,在與中國政府談話時,將人權置於議程的首位。

阿卡德表示:「世界應從2008年的北京奧運學到教訓,當時中國政府承諾改善人權,卻從未實現。」

「北京冬季奧運不能成為中國運動洗白的機會,國際社會也絕不能成為中國政治宣傳的共犯。」

在中國遭受拘留的和平社運人士

在比賽開始前,國際特赦組織發起「放了那五人!」倡議行動,點出其中五位中國拘留的社運人士,因為行使表達自由權而面臨的困境。這五人為:公民記者張展、維吾爾教授伊力哈木・土赫提、勞工權利社運人士李翹楚、人權律師高智晟,以及西藏部落客仁清持真。

國際特赦組織中國研究員阿卡德表示:「這五位和平社運人士遭受不公平監禁,就是中國政府對異議零容忍,以及渴望以最嚴厲的方式懲罰異議的象徵。」

「如果中國政府想將奧運當成展示國家優點的機會,應該要先釋放所有僅因和平行使人權,就遭到起訴或拘留的人。」

必須允許運動員自由發言

國際奧委會已經透過「安全運動」措施(Safe Sport initiative),承諾支持運動員權利並在「賽場上下」保護他們不受騷擾及侵害。然而,2022北京冬奧強制施行的嚴格Covid-19疫情「泡泡」,將嚴重限制運動員的行動自由,甚至可能讓他們更難自由行使表達與和平集會自由的權利。

2021年年底,參加過三屆奧運的網球選手彭帥,在社群媒體貼文中指控她被中國前副總理性侵,這篇貼文在中國很快就受到審查。當網路上提到她的一切都被刪除,而她也從公眾視野消失的時候,其他網球選手和國際女子網球協會對彭帥的命運表達擔憂。在她的貼文受到審查將近三週後,國際奧委會安排了一場與彭帥的視訊通話作為回應,試圖減輕外界對她人身安全與身處地點的擔憂。

阿卡德表示:「國際奧委會未查證彭帥是否遭受任何表達自由、行動自由和隱私權的限制,就接受中國對於彭帥人身安全的保證,可能進而洗白了彭帥的人權可能遭受侵犯的情形。」

經過嚴厲批評後,國際奧委會於12月承認「我們無法提供保證,也不知道事情的全貌」。他們堅持「正在和中國討論事件的所有面向」,且討論會在奧運之外持續進行。

阿卡德表示:「在2022北京冬奧實施嚴格限制之時,國際奧委會必須更完善地履行承諾,保障運動員發表意見的權利——最重要的是,確保自己不會成為侵犯運動員權利的共犯。」

因為你 我們有改變世界的力量

鼓舞人們 挺身關切不義 驅動人性 心存同情同理 攜手人群 讓世界更親近 致力人權 全球普世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