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二國只顧針鋒相對,全球債務和氣候危機亮紅燈

文/ 國際特赦組織商業與人權分析專員倪偉平(William Nee)
 
「我們剛剛和中國簽下鉅額貿易協議,其中一項好事就是中美將在許多層面更加緊密。這次和習主席的合作經驗非常棒,他真的是個熱愛國家的人。未來還會有更多好事!」
 
這是美國總統川普在2020年1月發的推文,文字間充滿樂觀,但不幸的是,這兩大世界經濟體今年的合作並沒什麼成果。相反地,中美兩國的關係降至冰點,全球也因此被拖下水。
 
川普表示,在這段疫情的緊張局勢中,他已經「很久」沒有和習主席交談過,而川普一直認為疫情是「中國病毒」造成的。但這兩個強權只顧著說對方壞話,卻快搞垮現今世界正面臨的兩大危機:債務免除(debt relief)和氣候危機。
 
 
為緩解疫情危機,亟需免除長期債務
 
COVID-19疫情對經濟造成的變動,對開發中國家而言影響特別慘重,尤其開發中國家原本就已負債累累,現在正處於亟需支援的時間點。2020年4月,包含美國與中國在內的二十國集團(G20)通過了「債務暫緩償還倡議」(Debt Service Suspension Initiative, DSSI),同意世界最貧窮的76國在2020年5月至12月期間可以暫停償還貸款本金和利息。但這些貧窮國家持續面臨經濟和社會層面的浩劫,僅維持8個月的暫緩償還計畫看來沒什麼幫助。
 
更糟的是,這項暫緩償還計畫還不包含商業貸款,也就是指這些貧窮國家仍須向私人債權人償還債務。加上北京政府不願公開該國所提供補助款及貸款之期限、金額或收受人,外界難以得知中國實際借貸的規模或性質。
 
我們只知道美國和中國是開發中國家最大的雙邊放款人:2000-2014年的放款總金額分別為3946億美元(美國)和3543億美元(中國)。美國和中國有能力伸出援手——他們也必須伸出援手,來減輕COVID-19疫情對開發中國家造成的財政和人道危機,因為這些國家通常難具能力應付(而且多半不願主動尋求債務免除,深怕影響到國家的信用等級)。然而現實殘酷,美國和中國絲毫沒有意願重新協調債務免除計畫,更別說兩國攜手合作達成現正亟需的長期債務免除。
 
基於中國的基礎設施計畫「一帶一路」(The Belt and Road Initiative),北京政府不太可能公開承諾免除債務。中國反而傾向在私下進行的雙邊談話中建立及重新商討貸款協議。同時,美國和極具影響力的國際金融機構,如世界銀行(World Bank),也不太願意提供債務免除,擔憂獲得債務免除的國家藉機轉往償還中國的商業債務。而中國則認為,因世界銀行沒有參與債務暫緩償還倡議,其效力令人質疑。中國和美國帶頭的資金機構都碰到了一項難題:若另一方未能有所作為,那麼自己將受到牽連而陷入不利情況。
 
然而現在正值歷史的緊要關頭,這項問題事關重大,絕不能因政治盤算出現任何差錯。美中兩方是時候帶頭建立標準讓其他放款的政府得以遵循,並藉其權力進而影響私人債權人。
 
這也是為何國際特赦組織呼籲中國、美國、和所有雙邊放款人,針對需要免除債務以因應COVID-19疫情的國家,免除償還2020和2021年的外部主權債務。
 
如果美國和中國能帶頭行動,其他國家勢必也會加入行列。
 
 
全球拯救氣候的努力逐漸瓦解
 
不過美國和中國該做的不止於此。
 
這次的疫情凸顯出,我們必須理解人類過度開發自然資源而造成的非常規威脅。也就是說,為了因應COVID-19疫情,世界必須打造具改革性的復原計畫,且應將氣候和人權置於核心,其次才是化石燃料經濟產業。
 
然而中國和美國身為世界前兩大碳排放國,卻不負責任地背棄了《巴黎協定》(Paris Agreement)。
 
為了不對人權和環境造成覆水難收的後果,我們現階段需避免讓全球均溫升高超過1.5°C,但是根據氣候行動追蹤(Climate Action Tracker)的統計資料,中國的所作所為卻可能讓全球氣溫升高3-4°C。中國現在是新建碳排放工廠的最大投資者,全球超過70%的新建燃煤廠都有中國的銀行金援。
 
而退出《巴黎協定》的川普政權,不僅否認氣候危機發生的事實,還大力支持化石燃料,對環境的影響很可能會讓全球氣溫升高4°C以上。
 
中美兩大強權國家若不以身作則與攜手合作,氣候變遷幾乎不可能獲得任何實質改善。隨著證據顯示全球氣溫正以「最糟的情況」攀升,地球的未來和全球經濟取決於中國和美國的合作關係,兩方互相針對是沒有幫助的。
 
雖然在現今唇槍舌劍的情勢下,這樣的期許聽起來如天方夜譚,不過近期中國外交部部長王毅釋出善意,似乎有意將中美關係帶回正軌,也許局勢還有機會得以挽回。中美雙方須在11月展開G20高峰會之前開啟談話,無論屆時美國總統大選結果如何,都應盡速並優先處理債務免除和氣候變遷問題。
 
本文原刊登於亞洲時報
 
 
 
 

因為你 我們有改變世界的力量

鼓舞人們 挺身關切不義 驅動人性 心存同情同理 攜手人群 讓世界更親近 致力人權 全球普世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