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安達】世界並沒有從1994盧安達大屠殺記取教訓
「全球的政治逐漸走向仇恨滿溢、製造分裂的危險趨勢,顯示出世界領導人選擇性的漠視1994年盧安達大屠殺這恐怖的一課。」國際特赦組織於4月7日,盧安達大屠殺25週年表示。
國際特赦組織秘書長庫米‧奈杜(Kumi Naidoo)表示:「世界領導人只會在發生重大暴行的時候良心發現,這點非常可恥。當新聞熱潮一過,全世界的政客馬上回過身去兜售那些仇恨與泯滅人性的言論,直接助長暴行發生的可能性。」
在1994年的4月到7月間,短短100天內,超過80萬人被殺,其中多數為圖西族人(Tutsi)。政府蓄意鎖定圖西族進行種族清洗,一些反對大屠殺的胡圖族人(Hutu)也遭到鎖定。
盧安達大屠殺是事先計畫好的行動。在總統哈比亞里馬納(Juvenal Habyarimana)因飛機在首都吉佳利(Kigali)遭擊落而身亡後,臨時政府掌權並蓄意妖魔化圖西少數民族。他們選擇操弄並加劇當時的緊張局勢,煽動仇恨來鞏固其權力。
庫米‧奈杜說:「在這個可怕的紀念日,我們與大屠殺受害者、家屬與倖存者同在,與他們一同表達哀慟。我們必須謹記這些事件,必須喚起我們的良知與生而為人所共有的人性。我們都是人類,擁有同樣的人權,渴望遠離虐待或壓迫。」
根據國際特赦組織的紀錄,妖魔化政治的崛起嚴重侵蝕人權。為得選票不擇手段的政客,試圖根據宗教、種族或性別等身份來貼標籤,妖魔化某些族群為代罪羔羊,轉移焦點來掩蓋政府未能確保人民的基本權利、無法確保經濟和社會安全的事實。
這導致世界著名的領導者紛紛以「我們vs他們」主張危險的敵我論述;原應倡導團結和尊重人權的訊息,變成灌輸恐懼和壓迫的行為。
大屠殺25年後,這個世界依然見證無數違反國際法與侵犯人權的罪刑。這些罪刑通常與1994年盧安達政府採取的策略相同:排外、妖魔化。
2017年,緬甸以穆斯林為主的羅興亞人已歷經幾十年的歧視和迫害,緬軍卻仍進行惡劣的種族清洗,造成超過70萬羅興亞人被迫逃至鄰國孟加拉。
國際特赦組織與其他組織紀錄到上千位遭謀殺的羅興亞人,而強暴、酷刑和其他虐待行為也是廣泛系統性攻擊的一部分。值得慶幸的是,一些高層軍官已因聯合國的呼籲而遭受調查,並因其違反人類罪和進行種族屠殺的暴行遭到起訴。國際刑事法院(ICC)檢察官辦公室也正進行初步調查。
選舉往往為妖魔化政治的導火線,今年即將舉行的選舉中(包含印度和歐盟),世界領導者必須承諾以不一樣的方式帶領政治。
庫米‧奈杜說:「在盧安達種族大屠殺之後,這個世界同意:製造仇恨和分裂的政治,再也不容生根。但隨著時間過去,我們一次又一次驚駭的看見更多大規模暴行發生。我們應該從悲劇中學習,像紐西蘭一樣實踐更包容的政治,帶出我們共同的、人性最光輝的一面並珍惜彼此的不同。」
瞭解更多|事件背景
盧安達從4月7日起會進行為期100天,紀念1994年大屠殺25週年的活動。
1994年4月到7月間,短短100天內,約有80萬人在消滅圖西少數民族的計畫中遭到殺害。
社區法院,或稱民間裁判司法權(Gacaca jurisdictions),在大屠殺後審判超過200萬人聯合國盧安達國際刑事法庭定罪了62人,包含前高級政府官員與其他在大屠殺中扮演要角的人。
更多影音
- 全球
【Amnesty Camp】阿姆內斯提青春大舞台:高中生人權營
- 全球
立即釋放中國人權律師盧思位!
- 全球
以色列用監控技術強化種族隔離制度
- 全球
2022年全球死刑使用數據
- 全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