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neAmnesty系列演講】為你的人生做一場倡議:國際NGO之路-演講Q&A
2017/06/29

Q1:對於婚權釋憲,請問你們認為達成目標了嗎?你們怎麼評估是否達成倡議目標?專法是否是一個落實婚姻平權的方法?
我們的倡議目標,就是要推動婚姻平權,這個工作目前有很大的進展,但還沒完成。
這個議題在台灣已經推動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因此,國際特赦組織在這個議題裡的角色,是透過我們本身的優勢,推動國際參與的層面,期望能協助帶動這個議題在國內外的參與。但整體來說,我們造成的貢獻只有一小部分,這是很多團體共同參與才有的進展。
基本上,一個制度的出現,應該要同時能適用於所有人。對於這個問題,在我們發布的研究報告當中,可以找到完整的分析。
Q2: 請問NGO是否有道德上的問題?請問為什麼妳如此的擁抱多元?
講到道德的問題,需要破除大家對NGO的迷思。NGO並不是完美的,無論是人或組織。而在NGO裡面,可以看到三個道德議題。
第一點是人力資源。在NGO工作,對待員工的方式相較於私部門應該更好。在NGO工作的人,並不是為了要累積自己的財富,大家都有要承擔的重要責任,因此不應該彼此虧待。
第二點是募資的方式。在募資的宣傳與方法上,應該與實際使用的內容一致。
第三個是營運效率。營運的效率是指,募到的款項,有多少比例真實用在任務的推動,以及有多少比例其實是用在組織營運。
另外,每個人都有不同的成長方式,因此每個人的概念是不一樣。因此要去包容異己,並沒有自己的想法一定是對的,別人的都是不對的,每個人在世界上都有自己的一個位子。
Q3:國際特赦組織在東亞的分會,有做過哪些倡議活動?
東亞地區在過去三年當中,進行了非常多的倡議。例如聲援受鎮壓的中國維權律師的倡議,目前已經進行了兩年。再來就是在台灣和日本,都有支持LGBTI社群的倡議,目前是日本分會的發展重點。此外,有針對南韓農業移工進行相關保障的倡議,以及之前的北韓斷線的倡議。
Q4:在中國有可能參與國際特赦組織的活動嗎?
目前在中國,不管是法律架構或是氛圍,還是非常不利國際特赦組織在那邊發展。但是我們現在已經有一些方式,讓大家有機會認識到人權,例如透過Facebook或Twitter。雖然他們在中國被禁,但仍可透過這些管道接觸到可以接觸的人。另外,我們也會推動一些活動,但最重要的,還是要注意所有行動者的人身安全。所有的改變都非一蹴可幾,當大家開始在乎,就是改變的基石。
Q5:一個NGO組織,多少比例的經費放在創新募款方式會是合理的?
這取決於有多少經費,以及組織的類型。在營運型與倡議型的NGO,由於行動方式不同,因此比例也不同。
Q6 如何才能知道這些個案是不是真的?(因為在街頭常常會遇到連署會有點抗拒)如何找到這些需要關注的議題?
國際特赦組織的個案均經由研究團隊調查,取得個案或其家屬同意後,才會進行倡議,因此我們的個案都是真的。
Q7 每天這麼多事情發生,那麼多需要被關注,如何選擇議題?
國際特赦組織是會員制的組織,會員選舉出的理事會會收集會員意見後,和秘書處討論後,按照全球策略目標決議當年的工作目標,秘書處依照此工作目標訂定工作計畫,並依此決定倡議的議題。
Q8 國際特赦組織如何在政治上維持獨立性?
國際特赦組織不接受來自政府或政黨的資助,我們主要由各地獨立捐款人的小額捐款支持運作。而國際特赦組織針對人權侵犯發言,依據的標準為國際法與國際人權標準,並不對該國的政治體制發表意見,而是針對侵犯人權事件的本身進行倡議。
Q9 捐款也是參與人權的作法之一,捐款與參與NGO有甚麼不同的地方?
捐款是參與非政府組織的方式之一,您可以在捐款時同時表達您組織核心價值的認同,或對議題的支持與立場。您也可以以行動參與非政府組織,譬如成為志工、成為會員或參與連署,除了捐款支持之外,每一次的行動對我們來說也獨一無二、十分重要。
更多影音
人權影音
- 全球
【Amnesty Camp】阿姆內斯提青春大舞台:高中生人權營
人權影音
- 全球
立即釋放中國人權律師盧思位!
人權影音
- 全球
以色列用監控技術強化種族隔離制度
人權影音
- 全球
2022年全球死刑使用數據
人權影音
- 全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