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勒斯坦】以色列軍方第六度非法破壞民房

在7月8日剛過早晨六點時,以色列軍方便於約旦河谷的遊牧聚落Hadidiya展開一場拆除破壞行動。  此次行動不但摧毀了三間民房和數個牧羊人的畜欄,也造成了包括6名兒童在內的22位民眾無家可歸,其中一位四歲兒童還罹患腦性麻痺。此拆除行動進行時,當地氣溫高達40攝氏以上。

 

這次拆除行動是以色列軍隊自2000年第六度破壞Abdal-Mihde Ghayyadh Salamein家族的房舍。

 

Abdal-Mihde Ghayyadh Salamein為年屆65歲的老先生,他與妻子及兩位兒子的家庭成員同住。  在此次的拆除行動前,6月27日時即有一次拆除行動,當時Abdal-Mihde Ghayyadh Salamein的家族短距離東遷,並且暫時居住在由慈善團體所捐贈的帳篷內。  在6月拆除行動時,一具流動生態廁所和食物儲藏空間仍得以保留,但在今日(7/8)的拆除行動過後,這家族所有的家當都已遭到破壞。  以色列軍方並未發佈任何有關破壞行動的警告,以致居民無法為拆除可能造成的損失預先做準備。

 

約有居民150人的遊牧聚落Hadidiya與周邊村落目前皆面臨類似的命運。  這些地區位於西岸(West Bank)巴勒斯坦佔領區(OPT)的C地區。  以色列對此地區的控制反映在其對巴勒斯坦人居住權極為限制的計畫性規定上;相對地,以色列屯墾區卻逐漸擴增。

 

同時,Hadidiya聚落的居民必須為少量的水支付高昂的費用。  供水車自幾公里外將少量水運送至當地作為家用及家畜用水。  然而,居住附近的以色列屯民卻擁有充足的水資源。屯民除了攻擊羊群,更藉由威脅放牧中的牧人來騷擾聚落居民。同樣位於約旦河谷,在al-Maleh地區的游牧聚落這幾個月也發現牧場遭人縱火,而縱火者被懷疑即為以色列屯民。

 

請立即以希伯來文或您的母語寫信:

 

  • 表達對Abd al-Mihde Ghayyadh Salameinc和其家人遭受以色列軍三番兩次拆除行動一事感到憂心,並對Hadidiya遊牧部落150位居民和周遭地區居民可能會面臨被拆除民房的風險表示關心。
  • 呼籲以色列當局立刻取消所有的拆除行動,在拆除計畫與並住宅法案尚未達國際標準時,應暫停約旦河西岸的民房拆除計畫。
  • 呼籲以方政府針對以色列人對巴勒斯坦人的暴力行為展開調查,並將任何應負刑事責任之人繩之以法。政府應停止屯墾區的擴張,使之成為未來全面移出巴勒斯坦占領區(OPT)的基礎。

 

請於 2013 年 8月 19 日前將您的訴求寄至:

 

Head of Civil Administration
公民事務管理部長 (稱謂:部長閣下)

Brig. Gen. Motti Elmoz
Address: Office of the Head of Civil
Administration
Yamal 1029
Military Post Number 01482
Beit El, Israel
Fax: +972 2 9977341
Salutation: Dear Brigadier General

Military Judge Advocate General
以色列軍方首席法官 (稱謂:法官閣下)

Brigadier General Danny Efroni
6 David Elazar Street
Hakirya, Tel Aviv, Israel
Fax: +972 3 569 4526; +972 3 608 0366
Email: newmedia@idfspokesperson.com
Salutation: Dear Judge Advocate General

副本寄至

Minister of Defence
國防部長 (稱謂:部長閣下)

Moshe Ya’alon
37 Kaplan Street, Hakirya
Tel Aviv 61909, Israel
Fax: +972 3 696 2757
Email: minister@mod.gov.il

也可將副本寄到
駐台北以色列經濟文化辦事處

Simona Halpern代表(稱謂:代表閣下)
臺北市基隆路一段333號24樓2408室
Room: 2408, No. 333 , 24F Section 1, Jilong Road. Taipei City, Taiwan
Fax:+ 886 2 27577247
Email: press@taipei.org.il

若希望於上述指定日期之後寄出訴求,請先與 AI 台灣秘書處聯繫確認相關資訊

 

背景資料

 

過去幾年來,以色列軍方迫使Hadidiya聚落居民居住在惡劣的生活條件之下。  居民們被禁止建造永久性建築物,因而被迫居住在帳篷與棚寮內。  這一類的住所極為簡陋,無法在當地乾旱的惡劣氣候下提供保護。  然而,居民所搭建的帳篷和棚寮仍被以色列軍方視為非法建物而屢次遭強行摧毀。  聚落的孩子需要穿越泥路至10公里外其他村落的學校就學。  居民不被允許申請自來水和電力服務、不得自行掘井、也不得使用聚落旁的井或道路,因此些設施僅供居住在附近如Ro’i, Beqa’ot 和 Hemdat等屯墾區的以色列屯民使用。此限制皆違反國際法。

 

在國際人道法(IHL),包括第四日內瓦公約的規定下,在必要軍事戰鬥需求之外蓄意摧毀佔領區的財產是被禁止的。  然而巴勒斯坦佔領區(OPT)的以色列軍方卻執意發佈命令並破壞當地住民的財產,因以色列當局在Hadidiya和附近數個巴勒斯坦村落並未針對為巴勒斯坦人設置居住權相關的計畫性規定。此原因並非實際軍事戰鬥需要。  巴勒斯坦居民有擁有合宜的居住環境的權利。  在經濟社會及文化權利國際公約(ICESCR)的規定下,這些權利包括有乾淨的飲水、享有可達到的最高標準的健康、受教育的權利,以及不受歧視的權利。  但他們的此些基本人權卻一再受到不同方式侵害。

 

數年來以色列奉行選擇性民房拆除政策。  軍方徵收巴勒斯坦土地,在佔領區內設置大量違反國際法的屯墾區、拒絕巴勒斯坦人的建蓋房申請,並拆除他們的房子。  在2013年的上半年說,單在C地區就有超過250座房子、工作室、畜欄等建物以非法建造為理由而遭到摧毀。  拆除行動迫使至少300名巴勒斯坦人遷離,並造成不可計數的損害。  在此居住的巴勒斯坦人面臨了嚴苛的建房限制;然而,同樣在此的以色列屯墾區卻持續擴增,並享有公共設施和其他基礎建設。  國際法明確禁止佔據勢力遣送自己的國民至其所佔領的區域。

 

民房拆除行動通常在沒有事先通知日期和協商的狀況下執行,使得巴勒斯坦人沒有機會搶救財產,或找到合適的替代住所。  聯合國估計以色列約仍有4800起拆除計畫尚待執行,拆除地點大部分在西岸的C地區。  在C地區,以色列擁有在土地建築和規劃上絕對的控制權,而大約150,000名居住此地的巴勒斯坦民眾在以色列當局的土地管理策劃上都沒有代表可為其發聲。  除了沒有巴勒斯坦代表之外,巴勒斯坦居民對以色列軍方強迫拆遷和任意破壞房舍提出異議的管道也非常缺乏。  尤其是居住在約旦河谷等邊緣地帶的巴勒斯坦民眾更常遭遇類似的處境。  這些房舍破壞行動伴隨而來的是居民被強迫遷徙到他處。  這些作為讓以色列處於違背包括經濟社會及文化權利國際公約等國際人權公約所規範義務的情形之下。  以色列於1991年批准經濟社會及文化權利國際公約,其目標在確保所有人皆享有一定程度的住房使用權、免遭強迫驅逐。在經濟、社會及文化權利委員會所編定的第7號一般性意見中書明確定義強迫驅逐為「個人、家庭乃至社區在違背意願的情況下,被長期或臨時驅逐出他們所居住的房屋或土地,而沒有得到、或不能援引適當的法律或其他形式的保護。」

 

更甚者,在以色列軍法的規定下,被驅離的居民無法申請替代住宅或獲得任何賠償。  此舉侵害遷移居民獲得有效救濟的權利,造成許多巴勒斯坦人若沒有親戚朋友或慈善團體的幫助,將面臨窮困潦倒和無家可歸的處境。

 

This is the second update of UA 194/11.

因為你 我們有改變世界的力量

鼓舞人們 挺身關切不義 驅動人性 心存同情同理 攜手人群 讓世界更親近 致力人權 全球普世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