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國】查理週刊事件後言論自由的箝制
支持法國諷刺漫畫《查理週刊》遇害員工的示威活動 © AFP PHOTO / JOHN MACDOUGALL
文章作者:國際特赦組織新聞撰稿人Conor Fortune
「今夜我可以寫出最哀傷的詩篇」, 聶魯達在他的詩中如此開頭。但我必須承認,下筆寫出這些文字是如此的艱難。
身為一位新聞工作者,我因試圖將思緒串連,並從混亂的場景中理出頭緒而難於落筆。我希望從昨日的事件中尋找它的意義所在。
正因如此我必須這麼做。
昨天諷刺漫畫《查理週刊》的巴黎辦公室遭到恐怖襲擊,共12人死亡。所有我認識的人都對這件事感到不可置信。許多充滿創意的記者、諷刺作家、漫畫家以及相關業界人士,都對這事件大感震驚,並交雜著憤怒、悲傷及恐懼。
然而今日他們透過持續寫作、繪畫去嘲諷,大膽的站上火線反擊。一如辛辣漫畫家Dave Brown 在英國《獨立報》所刊登的漫畫,他們將集體對試圖壓制媒體、削弱言論自由的人豎起中指。
他們將繼續以各種方式創造ㄧ些新穎、有意義的事物;將新知識與靈感傳遞他人;將光明帶到人類的最黑暗的角落;並探究我們內心最深處的疑問和情感。
而且他們必須這麼做。表達個人獨特思維、想法及世界觀的自由,是身為人類最美好的事情之一。透過任何手段反對這項權利都是一種迫害、遲滯思想、泯滅人性的行為。
並非每個人在任何時刻的想法都一致,但是意見交流絕對不該招致大屠殺。
言論自由是體現並實踐所有人權的關鍵。的確,這並不是ㄧ個絕對的權利。在少數特定情況下,如發表仇恨或煽動歧視的言論,言論自由是受到限制的。
但光以他人有被冒犯的感受,或當局認定有妨害公共秩序之虞為由即限制言論自由,則不被國際人權法允許。
在這起恐怖攻擊事件後,當局恐匆忙祭出新的反恐方案,或施行限縮言論自由及其他權利的措施。
另一個可能的後果是,人們因恐懼或其他原因而群起大肆抨擊,加劇歧視與偏見,並分化宗教或種族。令人憂心的是,我們已在數起法國清真寺的個別攻擊事件中觀察到這個現象。這狀況不應繼續惡化。
如同昨日聯合國人權事務高級專員在這起死亡事件後強調的,「 法治須讓我們團結一致對抗恐怖主義行為。法治同時也要求我們逮捕並懲處直接策劃執行特定罪行的罪犯與同謀,而不是將責任歸咎於任何廣義的團體。」
看到人們因查理週刊槍擊事件而團結在一起是件鼓舞人心的事。在法國及其他國家,人們拒絕因遭受恐嚇而保持沈默。各界人士,尤其是宗教人士,紛紛站出來譴責這起死亡事件,並表達捍衛言論自由的立場。
新聞工作者以及社會大眾奮力抵抗此次事件可能造成的自我審查現象,及與攻擊事件相關評論或辯論的箝制。
數以千計的支持者走上街頭,對不因恐懼而緘默,且攻擊事件後仍堅守工作崗位的新聞工作者、諷刺作家、漫畫家表達支持,並給予新希望。
身為新聞工作者其一,我期待他們可以持續下去-我們的集體自由便建立在這基礎之上。# 我是查理
此篇文章僅屬作者個人觀點,並不全然代表國際特赦組織的立場。
更多影音
- 全球
酷刑工具是如何被警方用來針對示威者?
- 全球
阿姆內斯提青春大舞台 2024高中生人權營
失去眼睛的警察暴力倖存者萊迪述說她的遭遇
- 全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