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八婦女節】歡慶女權的多項勝利!
【6位女性權利運動者】
南韓|#MeToo運動先鋒 — 徐智賢(Seo Ji-hyun)
「我唯一擁有的就是真相,而我唯一能做的就是說出真相。」
沙烏地阿拉伯|自由鬥士 — 盧加茵·哈斯洛爾(Loujain al-Hathloul)
在一個女性的行為被男性和政府所掌控的社會,盧加茵選擇了不一樣的道路。她為沙烏地阿拉伯女性爭取自由的勇敢行動受到了全世界的矚目。她曾發推直播自己從阿拉伯聯合大公國開車前往沙烏地阿拉伯的過程,並因此被拘押了73天。駕駛禁令終於在2018年6月被取消,身為駕駛權利運動的先驅者盧加茵、及與她同行的運動人士,在爭取婦權上取得了勝利;但盧加茵和其他女權運動人士依然身陷囹圄,她們從2018年5月開始便被拘禁。她們被稱為「大使館間諜」,在沒有受到指控的情况下被羈押,並在獄中受到酷刑和性騷擾。美國CNN新聞近期的一篇報導中,盧加茵的兄弟瓦利德(Walid)表示、他的姐妹是「沙烏地阿拉伯和全世界許許多多婦女和女孩心目中的英雄。我們不能袖手旁觀,眼睜睜地看著她受苦。」我們當然不應該袖手旁觀。

墨西哥|2名爭取公道的母親:
南希·阿里雅斯·阿特加(Nancy Arias Arteaga)和埃斯佩爾薩·盧西歐托(Esperanza Lucciotto)
「我不想其他女孩有同樣地遭遇,我出於對阿朗德拉的懷念而做該做的事。」南希說。

© Amnesty International 南希拿著她被男友長期暴力相向並遭男友謀殺的女兒阿朗德拉(Alondra)的照片。
波蘭|14名對仇恨說“不”的女性
© Grzegorz Żukowski
奈及利亞|挑戰性暴力問題 — 卡妮法女性(Knifar Women)
在奈及利亞東北部,數以百計的女性在武裝組織博科聖地(Boko Haram)的殘暴統治下倖存下來,卻又遭受軍隊的暴力行為。這些原本該保護她們的人,居然恐嚇、騷擾和強暴她們,而面對種種暴力,一群女性選擇團結。被稱為「卡妮法女性」(Knifar Women)的她們是一個不斷成長壯大的運動,正重新闡述關於倖存、關於力量和正義的故事。她們表示:「我們再次要求政府釋放我們的丈夫,並確保我們能與摯愛重聚。」


【5項勝利】
布吉納法索 |保障避孕權利 打擊強迫婚姻
自2019年6月起,布吉納法索將免費提供避孕和生育計畫門診諮詢服務。2018年12月政府所頒布的這項政策,是2015年國際特赦組織「我的身體,我的權利(My Body My Rights)」連署與人權倡議宣言的推動成果。免費的避孕措施將改變許多女性的人生,例如當地女性Korotimi曾在2015年的訪談中提到:「有時候我們根本負擔不起避孕措施,這就是為什麼我生了八個小孩。」解決財務負擔後,女性能夠進行生育的決定,擁有更完整的身體自主權。除此之外,布吉納法索政府也響應國際特赦組織的呼籲,法律上除民事登記婚也承認傳統儀式婚,有利起訴並定罪強迫婚姻(多發生在傳統儀式婚中)。
© Sophie Garcia | hanslucas.comSophie Garcia www.sophiegarcia.net
愛爾蘭 |女性墮胎除罪化
2019年1月,愛爾蘭終於開放女性墮胎的服務。2018年5月的公投結果推翻憲法中的墮胎禁令,使懷孕十二週內以及特殊狀況的孕婦能進行人工流產,這是女權歷史上的一大勝利,也是國際特赦組織和許多運動人士多年來努力不懈的成果。
2015年國際特赦組織發動了「她不是罪犯(She is not a criminal)」倡議行動,我們的研究及倡議行動遊說政府舉行公投並實施新法。這項倡議行動也讓許多女性分享墮胎經驗,並協助她們消除污名,在當
時激發墮胎議題的辯論、促進更多對話,最後為愛爾蘭女性帶來了更多保障。
© Jeff J Mitchell/Getty Images
「推特有毒」影響股價
在2018年3月的「推特有毒(Toxic Twitter)」行動中,我們強調推特上的網路暴力對女性的表達自由帶來極大的影響,尤其針對非白人女性、LGBTI女性和多重身分的女性。國際特赦組織報告指出,推特為直接回應我們的訴求,改善了仇恨言論政策來禁止「侮蔑人性言論」,也是第一次對外公開加強管制的相關數據。但推特並沒有公布更詳細的分類數據,因此我們自行研發了創新的「Troll Patrol」群眾研究計畫,揭露網路霸凌女性的真實樣貌。與來自150餘國的科技專家和超過6,500位線上運動者合作,我們針對女性所受到的網路暴力,建立了最大的群眾資料庫。
2018年12月的研究令人震驚——據統計每30秒就有一位女性在推特上遭到霸凌。比起白人女性,黑人女性多了84%的機率收到辱罵推文。我們所發布的「推特有毒」調查報告在數天之內造成推特公司股價下跌,登上新聞版面,也給推特高層更多壓力,促使他們回應訴求。
© AI Australia
墨西哥|法院對性暴力作出指標性判決
2018年11月,美洲人權法院(Inter-American Court of Human Rights)就2006年5月墨西哥安全部隊逮捕示威群眾後,毆打、騷擾並強暴11位女性的案件發出判決。雖然墨西哥當局承認當時執法過當,但始終拒絕承認這是系統性施暴,堅稱這只是偶發個案。法院反駁這些說詞,判定墨西哥政府應負起責任,聲明針對婦女的性暴力是殘忍的酷刑。
國際特赦組織自2006年便開始聲援支持這些女性,記錄她們受暴的經過並發起全球倡議行動。法院的判決並不只是她們的勝利,也為其他受到墨西哥安全部隊摧殘的性暴力倖存者首開先例,露出正義曙光。
© Sergio Ortiz/Amnesty International
冰島,瑞典 |進行性行為需要「徵得同意」
瑞典於2018年7月1日施行一項新法案,確立沒有經過同意的性行為即為強暴的原則。這是瑞典女性人權的一大步,在#MeToo運動和當地女權團體FATTA、國際特赦組織的推波助瀾下,成功跨越了瑞典性暴力法案和其他北歐國家的差距,促成這項指標性的變革。瑞典是西歐第8個在法律中採用「合意性交原則」的國家,緊跟在冰島之後。國際特赦組織及其他倡議團體持續在各國提倡「積極同意」的觀念,目前丹麥準備跟進實施;希臘、西班牙、葡萄牙和斯洛維尼亞等國亦納入考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