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x蘇丹】兩國的命運交錯

文/ 黃曉丹,國際特赦組織傳訊部義工
 
在最近數個星期,香港連番出現有關反對修訂《逃犯條例》的大型示威行動,與此同時,蘇丹亦出現了多個反軍方示威及公民抗命運動,兩地一時成了國際熱話。在香港和蘇丹近日的運動中,兩地人民均透過網絡的力量團結當地群眾,並連結國際社會。在香港,有俗稱「連登仔」的網路討論區,年輕使用者成為今次運動的主角;而在蘇丹,一名穿著白袍的少女亦成為了運動的象徵,其後在國際間更掀起了「#為蘇丹而藍」(#Blue_For_Sudan)的網絡聲援運動。
 
 
「坎達卡」少女成示威標誌
 
蘇丹近日的群眾運動源自去年12月,當地民眾由最初因經濟民生問題走上街頭,逐漸演發為因不滿獨裁政府而發起連串全國示威,和平的示威運動最終遭到軍方以武力鎮壓清場。在今年2月政府頒布全國緊急狀態令後,約2個月後在首都喀土穆(Khartoum)再次出現大型的示威。
 
 
其中一名22歲少女薩拉赫(Alaa Salah),穿上傳統白袍服裝現身示威現場,被稱為「坎達卡」(Kandaka),亦即古蘇丹努比亞(Nubian)女王。她站在車頂上直斥政府以宗教之名殺害和囚禁人民,並帶領在場民眾吶喊抗議。片段其後在網絡世界引起廣泛關注,自此「坎達卡」便成為群眾運動的標誌。
 
 
網絡「一片藍」聲援遇害群眾
 
在4月初的大型示威的數天後,軍人最終發起政變推翻了獨裁政府,但軍方此後一直把持政權,更在6月3日對要求軍方還權於民的和平示威進行血腥鎮壓,造成逾100人死亡及超過700人受傷。有多份報道指當日示威中,準軍事部隊「快速支援部隊」(RSF)更是四處強暴示威者。世界衛生組織已確認當日有5名示威者遭到強暴,受害人並不限於女性,而一些當地醫生更表示強暴個案達70宗,當中包括輪姦。
 
其後一名網絡紅人在社交媒體發起以「#Blue_For_Sudan」為標籤,以記念示威中一名據報為了保護兩名婦女而中槍身亡的青年。這個紀念行動中的藍色是事件中犧牲的青年最喜愛的顏色,及後得到當地和國際的高度關注,最後成為了悼念在6月3日鎮壓中的遇害者的網絡運動,為被殺害的示威者及遭強暴的受害人發聲。
 
 
蘇丹的群眾雖把握了網絡作為組織運動和發布消息的平台,但官方亦看準了這點,因此在6月3日的暴力鎮壓後便開始中斷全國的電信網絡,令當地資訊流通更為艱巨。
 
 
兩地同在國際鎂光燈下
 
香港與蘇丹兩地的運動發生於交疊的時間,群眾都以新的形式與權力抗爭,依靠網上的動員、以游擊策略為主進行離線抗爭。
 
全球化將國與國之間的利益縷在一起的同時,現代科技和網絡世界亦前所未有地把各地人民連結,要爭取到抗爭目標,除了當地人的付出、創意和堅持外,更需要依靠國際間的團結和支持。
 
6月底,香港群眾於半日內在網上眾籌得逾6百萬港元(約77萬美元),在各國共19份報章刊登公開信,以喚起國際在20國集團(G20)峰會關注香港情況。在G20峰會期間,在各國19份報章刊登的廣告。
 
在G20峰會期間,香港人眾籌廣告費,在各國19份主要報章刊登關注香港的廣告。
 
當香港人全力抗爭,並希望能得到海外聲援的同時,如果能知道全球不同地方的人民也在奮力為自己爭取權益,付出代價,這種人民之間互相支持的連結,也許可以為我們的抗爭運動引發創意、注入更多新的能量,集結眾人之力克服當前逆境,爭取最後的勝利。
 
 

 

更多影音

因為你 我們有改變世界的力量

鼓舞人們 挺身關切不義 驅動人性 心存同情同理 攜手人群 讓世界更親近 致力人權 全球普世共享